放大圖片
■青少年逐漸以智能手機代替桌上電腦,使之成為必需品。 資料圖片
近年,社交網站和即時通訊軟件已成為香港青少年與朋友溝通的主要媒介,無疑也令部分青少年較少採用對話、面對面的直接溝通方式。可以說,人們使用社交網站和即時通訊軟件,能即時和隨意地發放和回應資訊,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促進人際關係。不過,這同時減少人們現實中的聯繫,阻礙與朋友建立親密關係。網絡溝通也具匿名性,人們容易忽略社會規範,誤墮法網。 ■莊達成
曾任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曾任教高補通識教育科,現任教高中和初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青少年使用媒體情況
方式/目的 約朋友 分享相片 關注、留意別人的消息更新
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件 57.5% 27.8% 11.8%
使用facebook等社交網站 1.7% 52.8% 45.0%
打電話 38.4% / 1.6%
親身詢問/接觸 / 0.4% /
■資料來源:突破機構《香港青少年媒體使用情況》
資料B:香港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情況
香港青年協會曾經就青少年智能手機的使用,訪問了500多名10歲至24歲的青少年,部分調查結果如下:
每人每日平均使用智能手機3.5小時,最常使用的手機功能依序是即時通訊(75.8%)、社交網絡(42.2%)和遊戲(41.1%)。每人每日平均收發訊息220則。88.8%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當中的67.3%習慣全日24小時長開手機,49.9%會在吃飯時使用手機,42.8%在如廁時也繼續使用手機。49.5%受訪者認為,外出不帶手機比不帶錢更缺乏安全感。21%承認使用手機時,不會理會身邊的家人或朋友。9.7%受訪者無法容忍一天不使用智能手機。
研究主任指出,智能手機日漸普及,而且集通話、娛樂、上網和拍攝功能於一身,青少年逐漸以智能手機代替桌上電腦,使之成為必需品。青少年應適當分配時間,善用資訊科技帶來的好處,同時要保持生活平衡,避免過度依賴手機而缺乏與他人面對面溝通與交流。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指出和解釋香港青少年的人際溝通模式。
(b) 參考資料和就你所知,評估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等資訊科技產品的習慣,會對其個人成長造成的影響,並論證你的答案。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某本地機構就青少年上網或打機習慣調查
表一:
問題/時數 0至2小時 2小時至6小時 6小時以上 不知道
在過去一星期中,你平均每日使用多少時間上網或打機? 36.2% 40.5% 22.1% 1.2%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表二:
問題/頻率 經常 間中 從來沒有
你曾否出現上網或打機時間比預期時間長的情況? 37.5% 50.2% 14.1%
你曾否在朋友聚會時上網或打機? 11.2% 34.5% 54.2%
你曾否在與家人相處時上網或打機? 12.9% 42.2% 45%
你曾否因為上網或打機問題而與家人或朋友發生衝突? 8.4% 30.5% 61%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資料B:預防「手機頸」方法
.每次使用手機,不超過30分鐘。
.每使用手機15分鐘,宜做頸部伸展運動。
.閱讀時保持30公分距離。
.多做伸展運動及拉筯動作,一日做2次至3次,每組動作做10下,每次維持15秒。
.使用平板電腦時,宜配置支架或以手袋墊高,減少低頭弧度。
.避免使用智能手機長時間發送短訊。
.經常保持正確坐姿。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資料C:對媒體、社交網站評論
資訊科技愈趨發達,內地有某中學嘗試以媒體和社交網站為教學工具。在假期中,教師要求高三年級的各班學生建立一個微信群組,以便討論功課。由於學生可以在微信群組發表意見,用「讚一個」等網絡語言,免除了講錯話的尷尬,即使是課堂上從不發言的學生,也成為群組裡的活躍分子,積極參與功課討論,與同學的關係也變得更密切了。
這邊廂有網絡專家指出,在香港,對一些不同的社會事件,不少人會在社交網站和手機通訊群組打「鍵盤戰」,與持相反意見的網民對罵,甚至離開相關的通訊群組。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試指出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兩個趨勢。
(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對其個人成長是利多於弊或是弊多於利?試加以解釋。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網絡公審輿論
在香港,有政黨就網絡公審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成半的受訪者不支持網絡公審,支持的則有約三成人。調查也顯示,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網絡公審是欺凌行為,並有六成四人認同網絡公審侵犯個人私隱。調查結果反映社會普遍對網絡公審或網絡欺凌的行為有所保留,社會不應忽視。
該政黨認為青少年固然不應參與網絡欺凌,同時也要保護自己,避免成為網絡欺凌的受害人。青少年應盡量減少把個人資料上載到互聯網。一旦在網上受到攻擊,可向網絡管理員取消網民賬戶,並向相關執法機構報告。學校和家長也應該扮演積極的角色,教導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資料B:本港不同持份者對「人肉搜尋」看法
持份者 看法
犯罪學課程導師 「人肉搜尋」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身上。他們以為自己只是在網上留言聲討事主,不會有後果,並會對自己說「每個人都是這樣」以減低罪惡感。
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弱者在互聯網可以變換身份,反抗、欺凌所謂的強者。網絡欺凌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受害者無處遁形,傳播之快,對受害者形成巨大壓力,也難以追查欺凌者的真正身份。
立法會議員 網民因為可以匿名,不用擔心會被追究,再加上氾濫的「正義感」作祟,「人肉搜尋」嚴重侵犯當事人私隱,演變成網絡暴力,更有可能不負責任地發放虛假和惡意訊息。
網民甲 現時網絡提供一個很好的渠道,好處是做正義事情的時候顧忌減少了,而壞處是言行者的責任心也減弱了。
網民乙 「起底」群組充當網上判官,煽動其他網民參與,批判目標人物,試問帶有偏見的「公審」對「疑犯」公平嗎?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資料C:各地網絡公審、「人肉搜尋」新聞摘錄
地區 新聞內容摘錄
內地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內地6,000多名受訪者中,七成人認為當代內地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症」。對300位黨政幹部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半的受訪者認為縣處級幹部「最怕網絡監督」,大部分「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和「擔心私人資訊被曝光,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近九成網民表示,官員的「網絡恐懼」是「好事,說明社會進步了」。百分之六的受訪者認為是「壞事,不利於官民和諧,社會穩定」。
台灣 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在修正後,「人肉搜索」變為合法。網民進行「人肉搜索」時若涉及「公眾利益」,例如揭露民眾虐待動物、破壞公物等不當行為,進而協助公務機關追查當事人身份,都不屬於違法。
江蘇省 江蘇省人大正式通過《徐州巿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明確對「人肉搜索」說「不」。該條例規定:不得擅自在網上散佈他人私隱或公開他人資訊資料,對發佈者、傳播者等違法者,最多可罰款5,000元,嚴重者將被禁止上網半年或停機。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你是否同意香港政府立法管制青少年進行網絡欺凌?試加以解釋。
(b) 參考資料,討論網絡公審、「人肉搜尋」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試加以解釋。
延伸閱讀
1. 《紐立法禁網絡欺凌 全球首例》,香港《文匯報》,2015年7月9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09/GJ1507090013.htm
2. 《網上欺凌》,香港政府資訊安全網,http://www.infosec.gov.hk/tc_chi/youngsters/cyberbullying_1.html
3. 《網絡欺凌你要知》,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http://www.pcpd.org.hk/chinese/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結語
前年,網絡上瘋傳一名中學生多年前參與校際朗誦比賽的片段,大批網民取笑他表情和朗讀聲線誇張。相關片段在網絡上一傳十、十傳百,結果演變成網絡欺凌。
互聯網讓訊息發佈變得容易,但卻令一些人濫用虛擬身份,在網絡上發表粗暴或含有人身攻擊的言論。
有輿論認為,很多網絡欺凌事件只是欺凌者盲目從眾,缺乏理性思考,甚至在網絡上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傷害當事人。也有人認為網民能藉網絡「公審」和「人肉搜尋」,揭發社會上的可惡行為,達至懲治的目的,解決在現實世界不能公平處理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