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深圳大滑坡反思二之一:活火山隱伏 城市管理需細化


放大圖片

■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12.20」滑坡事故現場。 資料圖片

專家:改變粗放治理 跟上發展節奏 追上人口規模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超5億人口從農村遷入城市,城市創造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然而繁華的背後,涵洞吞人、地鐵塌陷、垃圾圍城等問題屢見報端,渣土受納場、垃圾填埋場、天然氣管道、大面積違章建築成為城市一個個「火山口」,一旦爆發將給市民帶來滅頂之災。根據聯合國發佈的數據,截至2014年,全球共有28個人口上千萬的超大城市,其中中國城市佔六席,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天津和深圳。超大城市出現後,原有相對粗放的規劃理論方法標準,已經跟不上城市的節奏,如何精細化管理成為如今城市的最大挑戰。■香港文匯報記者 熊君慧、李望賢、李昌鴻、帥誠 廣東報道

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李貴才看來,深圳光明滑坡事故背後,是中國快速發展的新難題。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可能出現管理上的疏漏。但是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新現象,是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的出現。

控制建設量 延長建築壽命

以渣土受納為例, 2014年深圳全市產生的各類餘泥渣土達到3,000萬立方米數量,城市原先規劃到2020年的渣土容量在2015年已經被超越。

「中山、東莞、珠海等城市,都存在類似的問題,但是城市規模小,渣土量多了以後,很快能夠找到地方處理。」李貴才指出,超大城市土地資源緊缺,治理理論方法政策急需調整。「僅僅選址山坡堆放,太過粗放。應當系統設計,在修地鐵挖土方時,就設計好土放在哪裡,新的工程也應當和渣土受納聯繫起來,讓建設產生量和處置的量盡量保持平衡。」

深圳建築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南凌認為,國外會通過精確計算,控制城市建設量,盡量利用改造和精細化管理把城市建築壽命延長,但深圳建市才35年,很多地方已經重建,雖然創造了很高的GDP,但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也產生了更多的建築垃圾。

悲劇頻發生 地陷涵洞吃人

渣土受納場並非唯一的「痛」,地陷吞人的悲劇也頻頻發生。2013年,深圳全市共發生地面坍塌事故兩百餘宗,共造成6人死亡。深圳為此成立了全國唯一的 「地陷辦」。全國的情況並不樂觀,2009年至2013年直接因城市地下管線事故而產生死傷的事故案例共27宗,死亡人數達117人。

無處不在的涵洞則是城市黑洞,成為另一個「吃人怪獸」。2012年,北京廣渠門橋下涵洞,一男子受困於越野車內溺亡,在全國引發對涵洞「吃人」的關注;2013年,湖南籍女子王岳清不慎掉入廣州科韻路一橋下涵洞的暗渠裡身亡;2014年8月,廣州白雲區棠樂路涵洞裡一輛小車被積水淹沒,7人遇難;在深圳,2013年一場特大暴雨導致一女車主在南山區一涵洞中溺亡。

重GDP輕安全 野蠻生長買單

原深圳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富海指出,城市高速發展,用地開發拚速度,注重土地效益,對於植被、水文的考慮往往不夠,也忽略了不能產生太多GDP的安全配套,現在就是為過去的野蠻生長買單。

南凌呼籲,盡快建立全方位的城市安全體系監測系統,對城市的地質和工程安全、環境污染、資源安全等方面進行統計,建立一套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系統,像中醫看病一樣,全方位監測,綜合解決。

相關新聞
內地GDP進入「6時代」 (圖)
2015年內地經濟指標表現
基尼系數微跌 收入差距仍大 (圖)
「三去」政策下 今年續放緩
專家解讀:數據無意外 非負面
微觀點:改革與GDP賽跑
中沙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圖)
沙特派四戰機為習近平護航
文匯觀察:中國方案或引領中東「向東看」
外媒:對中國外交佈局「意義重大」
小資料:中國為沙特最大貿易夥伴 (圖)
深圳大滑坡反思二之一:活火山隱伏 城市管理需細化 (圖)
本報直擊:深700萬人棲違建 消防隱患堪憂
堆填區超負荷 威脅深港河流 (圖)
記者手記:城市越大管理應越精細
粵23部門築「防火牆」剿電騙 (圖)
港人參與製假藥 行銷31省份
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涉違紀受查 (圖)
菲妄論南沙島礁 中方斥居心叵測 (圖)
上海原副市長艾寶俊「雙開 」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