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發展創新科技是大勢所趨,有年宵攤位原本打算推廣「電子支付服務」,開啟內地通訊軟件輕搖數下,隨機抽出不同數額的「紅包」,包括0元、5元及10元,再用此虛擬貨幣購物。不過年宵攤位發言人蔡先生表示,他們向香港企業及市民推廣時發現,不少香港人對出自內地的產品或概念都有點抗拒,故稍為更改玩法,以宣傳為主,交易為次;他又直言:「內地有不少事物比香港走得更前,香港不應故步自封,以為還有很多優勢。」
電子紅包在2014農曆新年於內地掀起熱潮,送禮者先將內地通訊軟件「微信」,與銀行賬號連接,透過「微信」發送紅包,或者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進行付款,收禮者則以同樣方式接收紅包。而紅包內的金額,可使用於電子商務,如計程車服務或網上購物等。
內地發展超港 促摒除成見
蔡先生表示,類似電子紅包的付款模式在內地盛行,但香港仍未普及,故打算在今年年宵讓市民試用,但是向香港企業推廣,以爭取支持時才發現,他們對有關概念及產品有點抗拒。
他續稱,攤位仍然讓市民體驗如何收發電子紅包,但不能作真正的交易用途,旨在讓港人體驗內地交易的新方式,刺激港人的思維。此外,場內亦有福袋出售,內容及售價待定。
他認為,部分港人對內地產品沒信心,但是內地的科技及軟件發展已走得比香港更前,其世界觀已有突破,建議港人摒除成見,放眼內地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