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商務部:三因素致與港貿易數據偏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去年12月內地與香港海關進出口數據出現了223億美元的統計差異,有分析質疑這種現象反映了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的上升。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3日在北京回應,商務部已經注意到統計差異,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兩地統計口徑、匯率折算、季節性集中出口三方面客觀因素造成的。總體上看,去年12月的貿易數據是基本正常的。

統計口徑存差異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5年12月內地對香港出口460億美元,而香港海關統計,當月香港自內地進口237億美元,兩地數據出現了223億美元的差額。有分析質疑這種現象反映了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的上升。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回應,造成兩地貿易數據出現較大差異主要有三個客觀因素。一是兩地統計口徑不同。十幾年來,內地統計的出口額都高於香港統計的進口額,差額最高時達到過250億美元。

匯率折算率不同

沈丹陽舉例說明內地與香港一直存在貿易統計差異:「如內地出口至香港的轉運貨物,主要包括集成電路、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在內地生產後先出口至香港分撥中心,再轉運全球;而港方將其視為轉運業務,不納入進口統計。對原產於日本、韓國、台灣等經內地組配後出口香港的貨物,港方按照原產地規則,不將其納入自內地進口統計,而納入自他國(地區)進口。」

沈丹陽續指,兩地匯率折算率不同也是原因之一。兩地貿易多以人民幣和港幣作為結算貨幣,在折算成美元時,兩地的匯率折算率不同:內地以外匯局前一個月月底發佈的統計用各種外幣兌美元折算率表折算;香港則以當月平均匯率折算。另一方面,去年12月以來,在岸和離岸的人民幣匯率價差進一步擴大,這也造成美元統計匯率產生一定差異。

季節性集中出口

此外,季節性集中出口也客觀推高了內地對港出口增長。沈丹陽說,通過對比往年數據可以發現,每年年底內地對港進出口都會出現較高翹尾因素,兩地統計差額會高於平常月份。這主要是源於不少企業年前搶出口,以避免受春節後開工遲滯影響。

相關新聞
路途粵行越易 團圓不再難 (圖)
三天報名滿額 多為產業工人 (圖)
廣鐵加開8趟高鐵疏客 (圖)
日本商家設法春節吸客 中國官媒籲警惕「陷阱」
滬迪園3月底售票 高峰日收591港元 (圖)
滬港迪園票價對比
網民憂開園火爆現人擠人
商務部:三因素致與港貿易數據偏差
內地今年GDP料增長6.5%-7% (圖)
教宗向中國人民致春節祝願 (圖)
韓產銀行長洪起澤 任亞投行副行長 (圖)
習近平考察江西: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 (圖)
豫村遭非法集資「洗劫」陷困境 (圖)
無錢醫治父失救 家人悲痛自責
貧困區不能是金融監管盲區
「高分四號」首公佈京霧霾影像 (圖)
江蘇昆山爆炸案14責任人獲刑 (圖)
內蒙古政協原副主席被提訴
南航原總經理被雙開
涉外婚姻 趨「門當戶對」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