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與內地交流日益增多。圖為香港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團夜遊黃浦江。 資料圖片
港澳委員各地「兩會」積極建言
春節將至,各地兩會陸續畫上圓滿句號。在這段「地方兩會時間」中,港澳委員圍繞各地「十三五」規劃、香港與內地交流等話題,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和兩地特色廣泛建言,踴躍獻策,積極履職,給寒冬中召開的「兩會」增添了一道熱烈而亮麗的風景。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 記者 馬曉芳、周亞明、張涵坤、 郭建麗、圖們 北京、貴州、內蒙古 連線報道
重慶「兩會」上,與會者協商討論重慶市「十三五」規劃(草案)時,特別關注重慶經濟發展。據統計,當地金融業實際利用外資佔比從2010年的1%,升至2015年的28.1%,成為重慶利用外資成長最快的行業。
借鑒港澳經驗發展渝金融
重慶市政協委員、世界客屬總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堃遠表示,香港金融業在人脈、國際網絡、相關服務上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重慶市政協委員、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曾藝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葉兆佳均表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文化等合作日趨密切,未來渝澳兩地可加強在金融領域合作。
抓住港府3億撥款 深化港黔合作
貴州省政協常委、香港銳興集團董事長程燕在貴州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呼籲,抓住港府預計撥款3億港幣用於締結內地姊妹學校的機遇,深化港黔合作,同時對港青進行國情教育。雖已有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但人數較少,需要繼續加強,幫助港生了解國情,增加國家認同感。
她表示,去年港區政協委員已促成黔港兩地學校成功締結,建議貴州主動加強與港教育局等部門深化聯絡,並由港區政協委員促成兩地大學深入交流。貴州豐富的資源、獨特的歷史文化都是建立黔港文化交流的平台,紅色文化更是國情教育的首選基地。貴州近年來推進高中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立體交通網絡也日漸完善,這些均為深度合作提供可能。
內蒙古政協委員、英美洋行公司行政總裁雲維恩在出席今年內蒙古兩會時則對推廣蒙古族文化非常關注。身為孛兒只斤.忽必烈第29代孫,又是內蒙古政協港澳委員,他身上的「雙重作用」更為突出。
他說,自己的父親曾任內蒙古政協委員,因此感覺肩上所承載的責任更重了許多。他希望自己能成為蒙古族的「文化使者」,推廣發展蒙古族文化,在以後的履職中貢獻更多力量,利用專長為內蒙古引薦更多項目和商機,獻計當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