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考古人員在唐代阿斯塔那古墓發現的餛飩、餃子和各色點心(由左至右)。 網上圖片
早在千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新疆吐魯番地區可能就有了吃餃子的習俗。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習俗後來還和春節相關。 ■天山網
據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1959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曾發現幾枚唐代的餃子,其中有兩枚餃子保存較好。它們比今天的餃子略小,長約5厘米、寬1.5厘米,形狀和今天的餃子一樣呈月牙形。餃子的麵皮由小麥粉加工,餃子餡可能為肉餡。經研究,初步判斷餃子的加工年代可能在1,300年前後。
餃子呈蠟黃月牙形
1990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鄯善縣三個橋墓地又發現3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餃子,這是目前內地發現最早的餃子實物,「這些出土餃子說明,在距今1,700多年至1,4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飲食習俗就已流傳到西域,並一直延續到唐代,仍為西域人喜歡」。
據悉,在唐代阿斯塔那古墓,考古人員除了發現呈蠟黃月牙形餃子外,還有色澤金黃的唐代春卷以及做工精美、形態多樣的點心,「這些美食文物在告訴人們,吐魯番古人不僅愛吃餃子,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很講究,麵點製作技藝已經很高」。
雖然考古無從證實這些餃子為古人春節飲食習俗,但很多學者認為,春節吃「餃子」習俗流傳已久。按照民間習俗,除夕夜的「子時」要放炮竹、吃餃子、辭舊迎新。由於除夕夜是兩年相交於「子時」,意寓「交子」。後來,人們就把「交子」時吃的這種美食,諧音稱為「餃子」。在不同朝代,餃子也有過不同的名字。比如在東周時被稱「餅餌」,隋朝時曾被稱「餛飩」,民間還曾稱「粉角」或「角子」。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稱之為「扁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