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訪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岸三地 均有大儒


當今國學界,「大師」稱謂滿天飛。劉傳銘認為,要成為大儒,需對所學心存敬畏和包容,所謂「啟於詩、據於德、依於仁、執於禮、游於藝」, 唯有此境界,方能成就大學問,否則自我設障,難過心魔。他說,「我更願意稱之為『嚴肅的學者』」。

兩岸三地共享國學一脈,談及「嚴肅的學者」,在劉傳銘看來,香港有饒宗頤,台灣有南懷瑾、賴永海、傅佩榮,大陸有李零、樓宇烈、王守常、劉坤生、王小甫,從不同角度耕耘國學,各有建樹。例如北京大學的李零,他對孔子的研究,確有過人之處。台灣的國學奇人南懷瑾,是借諸子之口,訴說自己的心性,其言閃爍智慧,不可輕棄。

台灣國學 自幼普及

而從國學保存和普及角度看,台灣值得稱道。台灣社會變革相對緩和,受歷史背景的影響,上一代台灣人從幼年起便開始背詩誦經,國學教育從幼兒園一直貫穿到大學畢業。台灣使用繁體字,亦有助於台灣人對古籍經典的理解。即使六七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台灣年輕精英留學歐美,接觸到的西式文明範式同血脈中的中國文化基因找到對接,令台灣社會呈現出一種對「禮」的特別傳承。

相關新聞
專訪著名文化學者劉傳銘:中國文化走出去 兼容並包勿排外 (2016-03-05)
劉傳銘簡歷 (2016-03-05)
人物側記:談論語如數家珍 望讀者見異見同 (2016-03-05)
國學非趕浪頭 修心性拂心垢 (2016-03-05) (圖)
兩岸三地 均有大儒 (2016-03-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訪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