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貿發局大中華區研究團隊經濟師曾詩韻、研究總監關家明、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 涂若奔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香港貿發局昨日公佈,反映香港貿易商現時出口表現以及短期前景的出口指數,今年首季錄得37.3,按季上升5.9,是去年第二季以來最高,但仍然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昨表示,今年1、2月出口表現仍不盡人意,但3月份已經回穩,預計全年的出口以數量計增長2%,但因單價錄得2%跌幅,故以出口貨值計料與去年持平。
貿發局公佈,各個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表現參差,電子產品、玩具、珠寶及機械行業的指數均錄得升幅。其中電子產品行業的指數錄得38.4,按季上升7.1,是各個行業中升幅最顯著的。而服裝及鐘錶行業的指數均下跌,鐘錶行業指數按季更下跌5.3,至33.2。
首季內地勞動成本上升
四個主要市場當中,以日本的分項出口指數最高,錄得47.4,按季上升0.8,其次是美國(46.3)和中國內地(45),歐盟的指數則錄得44.8。今年首季貿易價值指數及採購指數亦一同回升,前者由去年第四季的38.6升至41.6,而後者則由35.9升至36.3。然而,這兩指數仍處於50的分水嶺以下,預示單價將繼續下滑,而未來投入成本也將下跌及市場需求疲弱。
此外,內地的勞動成本壓力持續,53%受訪者表示,今年首季內地勞動成本有所上升,與去年第四季50%相若,但低於前數季的水平。
潘永才昨於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經濟已開始穩定增長,內地經濟雖然放緩,但一直都有刺激政策推出,歐洲雖受困擾,央行近期也實行了寬鬆措施,日本亦受益於日圓強勢,購買力有所回升。從各大市場的表現來看,本港的出口前景已逐漸回穩,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貨值計與去年持平。
料出口價單有下調壓力
談及人民幣匯率對出口的影響時,潘永才指,去年人民幣貶值逾4%,主要是由於美元走強所致,其實人民幣兌其他主要貨幣仍有升值。今年以來人民幣有所回穩,但兌日圓的跌幅約7%,兌歐元的跌幅亦達3%,加上國際油價疲弱,料出口價單仍有下調的壓力。
另外,貿發局去年底於內地多個城市,進行了一連串消費者問卷調查、消費者座談會及企業訪問,了解內地男、女消費者分別對化妝品及護膚品的消費習慣。普遍女性受訪者均有化妝的習慣,當中,年輕女性受訪者(20歲-30歲)有化妝的比例達到88%,較成熟受訪者(31歲-45歲)的83%為高。受訪女性平均使用4.7種化妝品,她們選購化妝品時,最主要考慮產品功效/效果、品牌及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