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2016博鰲亞洲論壇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上的發言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
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陳經緯
3月25日,在 2016博鰲亞洲論壇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經緯做了主旨演講,他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國家的戰略機遇,它不是中國所獨享的,而是一個中國與沿線國家共謀發展、共享繁榮的國際區域合作平台;也不是惠及單一所有制經濟體的,而是多種所有制共同參與和共同受惠的。陳經緯提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中國與沿線國家共謀發展、共享繁榮的國際區域合作平台,是可以多種所有制共同參與和共同受惠的。在當前全球響應、舉國參與建設的新局面中,廣大華商應該乘勢而上、相向而行,通過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重積極作用,精準對焦,華麗轉身,共享「一帶一路」的大利。同時,他還強調,香港未來更多的商機和繁榮將蘊藏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征途中,因此建議香港要順應國家所需,調動所有,發揮所長,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以下為發言全文:
習主席說:「『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2016年中國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國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提出的重大倡議和構想。它不是中國所獨享的,而是一個中國與沿線國家共謀發展、共享繁榮的國際區域合作平台;也不是惠及單一所有制經濟體的,而是多種所有制共同參與和共同受惠的。自「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提出以來,得到了沿線國家、中國政府各部門、各地區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已經形成全球響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和舉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局面。
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引進的外資大部分都是經過香港這個天然窗口引進來的,同時香港眾多企業自身或聯合海外企業到內地投資設廠,引進大量國際資金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經驗,以及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以及充分利用、發揮在國際上的營銷網路,為國家改革開放進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遍佈世界各地的數千萬華僑華人是中華民族的獨特資源,在不同歷史時期,他們都為祖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改革開放初期,廣大華僑華人率先來到中國內地投資興業,帶來了國內緊缺的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同時發揮了巨大的推動效應,其中包括「穿針引線」引進外資,助推了中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參與者和貢獻者。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和香港澳門同胞在中國內地的投資佔中國利用外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這些企業的數量佔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港澳企業和僑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引進來」的過程中,港澳地區和廣大華商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對此,香港地區和廣大華商應該如何乘勢而上、相向而行,共享「一帶一路」的大利?我談以下兩點認識,與大家分享:
一是香港要順應國家所需,調動香港所有,發揮香港所長,精準對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地位。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固有的優勢。一方面,香港是一個外向和開放的經濟體,擁有簡單和低稅的制度、良好的法治環境、靈活穩固的國際金融運作體系、充裕的國際化專業服務人才和信息自由流通等等優勢。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角色可以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發揮獨特功能的作用。
香港應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到當今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將以前到內地投資發展創業的優勢發揚光大,同時增進功能角色的華麗轉身,從以前香港企業自身或聯合海外企業到內地投資為主,轉身為與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相結合;從以前吸引內地各省市到香港招商引資為主,轉身為與大力營造氛圍搭建平台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香港招商相結合;從以前邀請外國投資者到香港與內地各省市招商機構對接交流為主,轉身為與邀請內地對外投資機構、企業到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商機構、企業對接交流相結合。如果說過去三十多年香港的商機主要來自國家「引進來」的決策,那麼未來更多的商機和繁榮將蘊藏在實施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征途中。
二是廣大華商要知己知彼,精準對焦,發揮優勢,共享「一帶一路」的大利。
隨着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為廣大華商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實施戰略的過程中,廣大華商應將以前到祖國投資發展的優勢發揚光大,同時精準對焦,華麗轉身,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重積極作用。憑藉熟悉所在國法律、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有着廣泛的人脈關係和商業網絡的優勢,從以前自身包括聯合外國企業到祖國投資興業,轉身為協同與中國企業合作在所在國投資興業相結合;從以前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到祖國發展,轉身為「牽線搭橋」與渴望和有能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企業合作協同發展相結合,包括積極擔當中國企業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橋樑紐帶,積極協同中國企業拓展國際產能合作。同時,根據自身產業和規模,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我相信,廣大華商有條件和有能力在「一帶一路」沿線的重點地區甄選優勢區域,建設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產業聚集區,創新、創業基地。積極打造更多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園區,如「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和「僑夢苑」這樣的模式作為平台,為華商和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積極貢獻。
當前舉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們應積極充分發揮香港的有利條件,同時發揮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和各地僑商組織的作用,利用全球重點僑商的網絡資源和經濟實力,為華商企業拓展商機,積極搭橋和幫助締結合作夥伴,積極協同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精準對焦,為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