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本土、反「港獨」系列評論之五
文平理
香港目前的困境,不是因為回歸,不是因為與內地合作,反而是因為自己蹉跎歲月,沒有充分利用發展機遇。香港的前途在於加快發展,本土只有融入國家發展大潮,善用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才有出路。真正愛本土,就要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獻計出力。
回歸以來,反對派千方百計製造矛盾,分化社會,香港陷入內耗深淵,以致民粹主義氾濫,內耗和爭拗不斷;政府動輒得咎,難以集中精力進行科學有效的決策,社會亦缺乏搞好經濟的和諧環境。這種狀況,不僅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亦使香港陷入自我邊緣化的泥沼。
香港目前困境是因為政治內耗
很明顯,香港目前的困境,不是因為回歸,不是因為與內地合作,而是因為香港政治內耗不斷,導致經濟缺乏新動力和增長點,優勢持續下滑。更令人擔憂的是,社會缺乏共識、凝聚力和進取性。香港社會過去太多非理性的爭拗和內耗,令太多負能量消耗了社會的和諧性和專注力,致使香港蹉跎歲月,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今年兩會期間指出,香港的地位由經濟地位決定,而不是靠搞街頭政治出名,現在全球都面臨經濟問題,香港應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把謀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對於香港近年因政治爭拗停滯不前,張德江提出,希望香港切莫蹉跎歲月,勿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
事實上,經歷多年發展,香港越來越多的人明白,香港再也經不住內耗和折騰,港人必須勇於面對挑戰,承擔責任,重拾和衷共濟、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為香港的前途拚搏,扭轉劣勢,香港才能在祖國壯大中避免邊緣化,在激烈競爭中避免沉淪。
國家挺港政策使香港經濟獲巨大動力
回顧香港經濟的崛起,固然有賴於港人的勤勞、堅忍與創造力,也有因緣際會的另一面,特別是三十多年來,國家的改革開放和挺港政策,使香港經濟發展獲得巨大動力和空間。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生前曾表示,很羨慕香港緊靠中國內地的地理位置,笑稱時刻都想新加坡和香港調換位置。香港背靠祖國,是內地「走出去、引進來」的窗口和橋樑,擁有新加坡最羨慕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中國優勢」,發展潛力無窮無盡。香港融入內地經濟發展,已成了一個鐵律,這也是香港的幸運:地利之便,同文同種,「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都為香港的競爭力加分。
香港融入內地經濟共榮發展,絕對不等同所謂的「大陸化」,香港維持與西方世界的緊密聯繫,更不等同排斥內地。香港應在「一國兩制」下找到新的自信。香港的前途在於加快發展,本土只有融入大中華,善用香港國際聯繫廣泛等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才有出路。
香港應在「一國兩制」下找到新的自信
「十三五」規劃一系列新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從戰略上將國家所需和香港所長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意味茩輕鉿釦韟h的機遇。「香港所長」體現為香港擁有獨特的「一國兩制」優勢、法治優勢、地理優勢、國際聯繫優勢等多個方面,用好國際聯繫優勢,香港就是國家一個非常好的「超級聯繫人」。「超級聯繫人」功能讓香港在「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所長」不僅可以為國家貢獻力量,也將為香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香港現有許多行業,比如金融業、現代服務業、創新科技業、高端貿易業等行業,在實施「十三五」規劃中大有用武之地,關鍵在於港人要善於把國家發展之需和香港本身之長,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中產生出巨大的聚合能量,使國家和香港都能夠得到同步雙贏。
與祖國同發展共進步是香港社會共識
真正愛本土,就要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獻計出力。實際上,「十三五」規劃從前期研究工作啟動,到《建議》決定出台,再到今年兩會審議「十三五」規劃草案,在這過程中,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和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踴躍為香港對接「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獻計獻策,反映了把國家大戰略與香港自身優勢結合起來,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進步,是香港社會共識。
真正愛本土,就要推動香港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十三五」對香港寄予厚望,意味茈輕鉿b國家大棋盤中,戰略地位依舊重要,擔負茩垠n歷史使命。隨茪漲a深化改革開放,香港充當內地經濟走出去「引路者」和中外「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愈加重要,這對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來說,意味茧L窮機遇。怎麼推動香港做好「超級聯繫人」?這不僅需要社會各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而且需要每一位港人身體力行。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只要友善對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客源和投資者,保持香港友好、包容、開放的國際城市形象,就是有份推動香港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愛本土就要毫不含糊對「港獨」說不
真正愛本土,就要對「港獨」說不。「港獨」以煽動分離、渲染暴力為宗旨,是香港社會的毒瘤,如果任由這毒瘤蔓延,後果不堪設想,香港將根本無法擔當起自己的角色。雖然目前鼓吹「港獨」的只有極少數人,但對「港獨」抬頭的趨勢絕不能掉以輕心。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如果有半點模棱兩可、含糊其辭,香港將失去基本的是非,迷失自己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