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赴港視察三天,並且在歡迎晚宴前40分鐘,特別安排與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以及10名立法會各黨派代表見面,當中包括4名反對派議員。顯然,這是中央再一次向反對派議員開啟了溝通的大門。對於這次「細範圍」會面,反對派議員取態各異,劉慧卿、李國麟爽快應約,但何秀蘭、梁家傑卻扭扭擰擰,最終也是傾向出席。事實上,除非反對派議員是鐵了心走「港獨」路線,要去大帽山打游擊,否則斷沒有不溝通對話之理。現在中央港澳工作負責人來港,如果反對派議員繼續擺高姿態企圖取悅一小撮激進分子,不但沒有禮貌,更是相當不智。
在這次事件上,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的做法卻顯示出政治智慧,她指在諮詢黨內的意見後,決定出席今次會面,雖然時間較短,但都應該把握這個機會。為什麼說劉慧卿的做法明智?原因是民主黨過去一直主張、爭取的就是一條溝通對話路線,現在對話已經擺在面前,如果仍然杯葛,豈不是自我否定?那民主黨還剩什麼價值?
毫無疑問,民主黨等溫和反對派對於激進「本土派」的冒起,肯定會感到焦慮,擔心被取而代之,於是近期有點藥石亂投,例如任由一班水平有限的中生代簽署什麼「自決書」,以為這樣就可以顯示民主黨如何「本土」,可以吸納中間市民,這是愚不可及的做法,等於拋棄了自己最有利的武器,而去拾人牙慧,跟人尾巴。民主黨的優勢在哪?就是溫和反對派的定位,既勇於監察政府、制衡政府,但在「一國兩制」、「港獨」等問題上卻立場堅定,這亦是廣大中間市民所認同的立場。而本土議題,老實說不是民主黨的強項,不論他們如何賣力表現,都不可能吸引到「本土派」的選民。
隨蚇E進「本土派」的冒起,香港政壇也出現轉變,簡單而言就是在反對派政治光譜中,相當部分激進派支持者會變成本土及「港獨」派,成為最極端的一翼,他們更可能在9月立法會取得議席。但激進「本土派」走到最激,某程度也為溫和反對派騰出了空間,原因是他們吸納不了大多數反對派支持者,其他反對派支持者需要有其他政黨代表。如果民主黨這時能夠走回中間、務實、理性路線,堅持反「港獨」的立場,對於這些反對派支持者將有較大吸引力,特別是在所謂「本土」成了風潮之時,一眾反對派政黨人人皆稱本土,對於「港獨」等大是大非問題卻猶抱琵琶,如果民主黨能夠旗幟鮮明,走反「港獨」、支持「一國兩制」的路線,與其他「本土派」作出區隔,這才是選舉的高明定位。
相反,如果民主黨繼續走左右逢源、模糊路線,一邊說不支持「港獨」,一邊又讓簽署什麼「自決」簽署,這只會是兩面不是人,在選舉上被左右夾擊。這樣,筆者預計,民主黨在9月立法會選舉最壞的情況是只能保住一席「超級區議會」,以及胡志偉、黃碧雲各一席,即是只剩下三席,淪為三流小黨。現在就看民主黨的智慧了,這次劉慧卿做得不錯,但其接班人林卓廷顯然缺乏這樣的政治智慧,民主黨的前途仍然難令人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