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追尋夢想需要堅強意志,將過程中面對的困難與痛苦克服。自3歲起學習中國舞的香港演藝學院舞蹈藝術學士二年級生楊子慧,由於天生盤骨輕微向外彎,令身體柔軟度受影響;為克服自身不足,她強忍痛楚,堅持每天在睡前抽10分鐘做壓胯的拉筋動作,希望達到成為舞蹈家的目標。她計劃在畢業後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廉價舞蹈課程,讓他們的天分不致埋沒。整體出色的表現,助子慧成為今年「賽馬會獎學金」的得主。
子慧出身於粵劇世家,其外婆和母親均擅長演粵劇。但她指自己在唱劇方面無甚天份,而在3歲起,家人則安排她學習中國另一傳統文化藝術─中國舞。
子慧笑言,幼時只是被動地學舞,仍未懂得享受,直至小學四年級時的一次表演,才真正受舞台氣氛和觀眾掌聲感染,自始立志要繼續習舞,希望長大後入讀演藝修讀舞蹈課程。
晚晚拉筋想喊 跟隨名師興奮
子慧坦言本身跳舞條件並不出色,她的盤骨天生有輕微移位,從而影響了她的柔軟度。為克服不足之處,她約在10歲起已在每天臨睡前「壓胯」拉筋,過程「痛到我想喊,都會忍住」,又會鍛煉體能,以應付一天兩場的舞蹈表演。子慧成長期間已有不少演出經驗,在入讀演藝後更曾跟隨著名舞蹈家梅卓燕上課,令她興奮不已,更希望以梅為目標,畢業後成為專業舞蹈家。
由於曾於舞蹈興趣班任代課老師,子慧發現不少孩子縱有天份,但可能因為經濟、家庭等因素而未能再習舞,故她亦計劃未來開辦收費低廉或免費的舞蹈班,為低收入孩子授課。
另一賽馬會獎學金得主、科技大學環球商業管理二年級生周美瑩則因豐富義工經驗獲表揚。去年暑假曾到非洲毛里裘斯做義工的她指,當地旅遊業發展蓬勃,但貧富懸殊嚴重,令不少年輕人很早便放棄學業,未來出路受到限制。除於當地義教外,她亦特別為志願機構拍攝短片,採訪當地成功人士,期望透過他們的經歷,鼓勵年輕人選擇不同出路。
辦網售助婦女賣手作品
是次義工經驗也啟發美瑩開辦社企的構思。她指很多毛里裘斯婦女會在街上販賣手作品,但因為人流不多,生意冷清不足謀生。
回港後,她就與7名科大同學一同開辦名為「Artfill」的手作品網上平台,免費提供予香港本地或少數族裔婦女將手作品放上網售賣,賺取生活費,期望最快可在今年9月推出網頁和手機應用程式。
「賽馬會獎學金」每年會表揚36名就讀8大院校及演藝學院的本港及內地傑出學生,以鼓勵他們在學業和義務工作上更進一步;每名得獎者平均可獲得約46萬港元,資助其學位課程的學費及生活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