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先
被視為大台重頭劇的《殭》,最後在收視未如人意下完結,該劇監製不禁抱怨,收視低因觀眾不進步,接受不了劇情創新的劇集......這正好掀起一個爭論已久的話題:港劇質素低下,究竟是製作人因循,還是觀眾根本就「葉公好龍」,口說要創新,卻接受不了新點子?
多年來,大台的作品絕大部分是故事結構簡單的肥皂處境劇,或者公式化的警匪片,鮮有一些超現實的故事創作。若從這角度理解,我是頗欣賞《殭》在題材上有敢於涉足超現實故事類別的勇氣。只是,有良好的動機不一定能「眼到手到」,大概這正是一個新近鮮活的例子。
超現實的劇集,由於超越觀眾對世界的認知,並創出獨有的虛構世界運轉方式和邏輯,因此要求製作人的想像力和「說故事」能力更高。就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要令觀眾能夠代入這些現實不存在的空間,在描繪這個幻想世界時,更需要擁有合情合理的想像力。所以一套成功的超現實作品,就是要為故事塑造一套明知是假,但又令人信服的世界觀和邏輯。《殭》又怎樣呢?看過結局都知道,它表面上是一齣殭屍片,實際上是套科幻片,又未來又蟲洞又殭屍病毒。不創新嗎?不是;不大膽嗎?也不是,但這種所謂又玩殭屍又搞科幻,卻令整個故事變得浮泛,觀眾難以真正代入那個超現實的《殭》世界。
粗疏架構成敗筆
人們難免以《殭》跟「已故」亞視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作比較,當然大台會辯說,兩者性質根本不同-正因這種不同,比較才有意義。《我》劇之所以能被奉為經典,全因故事結構扎實:殭屍的存在、戰鬥力的分野,以及天師的學問等,都有細心的考慮與鋪排。相反在《殭》,大抵創作人一早只視殭屍元素為幌子,自然沒在劇中建立一套整全的殭屍「歷史文化」,而僅僅以不死、有獠牙、指甲會變長變黑、有超能力等這些表面、沒太多想像力的特徵來描述殭屍。
及至後來故事尾聲挪開殭屍的幌子後,卻又沒有充分營造一種未來世界觀和科幻條件,而再次以什麼殭屍病毒、蟲洞、穿越時空一些現成的科幻元素,在沒有細意引伸和發展下,便匆匆解通了「殭屍」這關子。這麼粗疏,難怪觀眾除覺得陳凱琳和「高登女神」謝安琪原來幾好戲、鄭嘉穎原來跟元華「撞臉」之外,對於故事本身,只能拋下一句「認真便輸了」,便沒有什麼可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