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內地上月外貿續反彈 進口增證經濟見底

2016-06-09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內地5月外貿延續反彈勢頭。中國海關昨日發佈數據顯示,5月內地進出口總值2.0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2.8%(同比)。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增長1.2%;進口8,471億元,增長5.1%;貿易順差3,248億元,收窄7.7%。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本報指出, 5月外貿進口、出口總值都在增加,總體而言內地經濟形勢處於良性態勢。九州證券鄧海清認為,5月進口數據超預期激增,並創19個月以來最高值,印證了中國經濟見底回暖。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9.16萬億元,下降3.2%,較首4個月收窄1.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28萬億元,下降1.8%,收窄0.9個百分點;進口3.88萬億元,下降5%,收窄2.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4萬億元,擴大8.2%。

內需復甦外需仍較疲弱

從與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情況看,今年首5個月,中國對歐盟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東盟和日本等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其中,歐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總值1.39萬億元,增長2%。中美、中國與東盟、中日貿易總值分別為1.27萬億元、1.13萬億元與6,859.7億元,分別下降5.2%、1.6%和0.3%。

從進出口貿易的商品類型看,首5個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3.03萬億元,下降2.5%;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鐵礦砂、原油和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明顯回暖,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對於當前外貿形勢,宋清輝表示,5月外貿進口、出口總值都在增加,總體而言內地經濟形勢處於良性態勢。其中,進口的改善顯示出內需復甦,而外需環境仍然較疲弱,出口面臨的壓力很大,經濟結構轉型亟需不斷加碼。

九州證券鄧海清指出,5月進口數據超預期回暖,並創19個月以來最高值,印證了中國經濟見底回暖。儘管進口不直接貢獻GDP,甚至在GDP公式中是負貢獻,但進口是反映內需的重要指標。從歷史上看,進口同比與工業增加值同比有較高的相關性,進口同比越高,表明中國經濟越活躍,GDP增速也往往越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