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李慧宜)旅遊業是本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撐起不少人的生計。工聯會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昨日在論壇上大嘆,目前業界狀況非常差,上月訪港旅行團按年下跌約50%,不少導遊迫於無奈選擇轉行。梁芳遠認為,香港不能繼續以美食及購物天堂作賣點,應着眼發展本港旅遊業的長遠願景,如整合旅遊景點等。
今年1月至4月的訪港旅客人次約1,800萬,較去月同期下跌約8%,加上經濟放緩,造成本港及內地旅客消費力下降,旅遊業開始下坡,繼而影響飲食業、酒店業及零售業,相關失業率高達約5.35%,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4%。梁芳遠表示,由於開工不足,不少導遊被迫轉行,「有人改做地盤工,亦有人流失到其他市場帶團,如東南亞地區以維持生計,造成人才流失的慘況。」
整合自然資源 重塑好客形象
梁芳遠又批評現時香港對於旅遊業發展分工散亂,造成「你有你做、我有我做」的局面。她建議港府成立一個政策局,專責訂立旅遊業的長遠發展藍圖,例如整合本港的離島資源及自然風光,以提升香港的吸引力。她又希望每名香港市民都以友善的態度迎接每一名旅客,維持本港好客的形象。
被問到為何不改變目標客群為外國旅客,梁芳遠強調,「旅遊業歡迎任何市場,但內地旅客仍是目前的主要客源。」
她指出,基於地理優勢,內地旅客佔旅遊業逾70%的市場,而台灣及日本只分別佔約3.6%及1.6%,因此本港需要正視內地旅客驟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