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經濟不明朗,合約制(fix term)和臨時工(casual)這類所謂彈性工作制愈趨受僱主歡迎,為了開源節流,僱主通常選擇聘用短期合約員工,再以不斷續約的方式,減少公司承擔的額外成本,而且即使不再續約也無須支付遣散費。這催生大量負責招收和派遣臨時工作的中介公司,他們手上有大批新移民和持短期工作簽證的外國青年,令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不少人為了獲得工作而「自貶身價」,令求職環境進一步惡化。
工作假期打工權益難保
澳洲很多中介公司專門為商場、超市、零售店、學校等招聘臨時工。中介提供免費求職,吸引大量新移民和持「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簽證的年輕人。然而中介提供的工作往往沒法定休假和加班費,亦無需僱主提前告知,便可即時解僱。由於移民和外國青年只求賺快錢,很少主動爭取應得的權益。
港人Anna以前在香港任職國際學校教師,後來認識了澳洲男友,以工作假期簽證赴澳工作,至今已在墨爾本居住近5年,成為永久居民。她曾做過幼兒看護和中文教師,現於一間語言學校做課程開發的臨時工。薪金以時薪計算,尚算不錯,但因為不是永久職位,故不可請病假,也沒公眾假期和年假。她說「只要放假,就沒有收入,真的是手停口停。」她所在部門的另一名教師在該校任職逾15年,仍是每年續約的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