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總理李克強親自宣佈、 被全球市場人士形容為兩地金融市場上劃時代創舉的「滬港通」,於2014年11月開通。「滬港通」也是香港回歸後,繼離岸人民幣業務外的另一項重要金融創舉,將監管規例、交易文化及貨幣種類等相異的兩地股市接駁起來。有券商坦言,「滬港通」開通,帶旺了市場氣氛,令交投增加,使該行的盈利大增,可謂近年對證券業最大的利好政策。
去年度業績發盈喜的耀才證券(1428)表明業績好,是因為「滬港通」的刺激。該行行政總裁許繹彬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去年度盈利大增主要因「滬港通」開通,帶旺市場氣氛,令成交增加。
去年該行定下的全年盈利3億元目標獲超額完成,盈利按年增長57%。故該行今年的盈利目標將提高至4億元,他希望上客量再升四成至約26萬個。
許繹彬指,「滬港通」的效益,除了提高了業界利潤空間外,最重要還是增加了內地人對港股、上市公司及券商的認識,帶動了內地市民來港開戶。同時,本港不少投資者,也增加了對A股的認識,提高了兩地資金的交流。
他透露,耀才在本港新界區的分行全皆受益,包括元朗、大埔、大圍、上水及屯門。尤其對元朗、上水及屯門的上客量很滿意,今年3月才開幕的屯門分行,更在短短3個月內,已達到其目標效益水平。
增聘80員工 倡24小時交易
目前,「滬港通」是內地股民唯一的對外投資橋樑,他相信隨着「深港通」的開通,將會進一步加強兩地資金交流,以及刺激大市交投,開通後對該行有很大好處。今年該行會因應「深港通」的開通,再增聘80名員工,並計劃在內地舉行講座。
展望未來,他認為,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若要再進步,必須推行24小時交易,即使股市不能做到,期貨及期權也要做到,否則將有很多的生意外流到其他的時區。 ■記者 周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