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月外儲增134億美元超預期

2016-07-08
■人行指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長134.26億美元,SDR計值的外儲餘額也出現正增長。資料圖片■人行指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長134.26億美元,SDR計值的外儲餘額也出現正增長。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人民銀行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長134.26億美元,SDR計值的外儲餘額也出現正增長。這是央行發佈SDR計值的儲備資產數據後,兩者首次呈現同向變動。分析指6月外匯儲備意外上升,顯示本來人民幣貶值壓力可控,而且央行逐步退出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但亦有分析認為,外匯儲備只是短暫回升,下半年人民幣恐繼續面臨更大的貶值和資本流出的壓力。

此前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期6月外儲中值為下降247億美元,參與調查的19位經濟學家中,僅有2位預測環比上升。金融四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鄧海清表示,在6月以均值來算,人民幣兌美元仍貶值0.96%。

以往常經驗來講,匯率貶值與人民幣外匯儲備下行是一致的,此次則大不相同。中國減少乃至退出常態化的外匯市場干預,是6月中國貨幣貶值但外匯儲備增長的根本原因。

央行逐漸減市場常態干預

此外,從資產重估上看,鄧海清指日圓相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遠超歐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導致整體外匯儲備上升;另外,債券等避險資產在6月出現了顯著的上漲,總體推高了央行持有資產的資產價格。

民生證券分析師管清友也指出,外儲再度回升顯示,雖然英國退歐衝擊及後續不確定性使得人民幣短期內有一定貶值壓力,但結售匯、貶值預期、進出口結售匯率等中微觀基本面並未跟隨惡化,本輪貶值壓力可控。

儲備回升或只屬短暫現象

不過亦有經濟學家認為,外匯儲備回升只是短暫現象。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表示,6月份外匯儲備超預期增長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現象,英國脫歐導致的人民幣貶值對外儲的影響預期更多體現在本月。6月外儲上漲一方面可能和當月央行干預較少有關;另一方面,5月份中國當局出台的單邊鼓勵外債流入等措施開始見效,包括明確外資機構投資境內債市,在6月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流出的壓力。專家認為,下半年人民幣恐繼續面臨更大的貶值和資本流出的壓力。

中國央行同時公佈,6月末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為774.29億美元,環比增加69.54億美元。以盎司計,6月末黃金儲備為5,862萬盎司,5月末為5,814萬盎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