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鄉居幽山深處薄扶林 村民口述歷史滲濃情

2016-07-09
■「多磨建社」兩位建築師馬潔怡和Mark Kingsley動手製造的屋仔模型。 洪嘉禧 攝■「多磨建社」兩位建築師馬潔怡和Mark Kingsley動手製造的屋仔模型。 洪嘉禧 攝

有逾二百年歷史的市區寮屋群-薄扶林村,2014年被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列入監察名單,獲時代巨輪的憐憫,這個全港獨有的歷史文化地標才得以完整留存下來。有組織近日在這個「城中村」舉辦導賞團及公開課,由村民親身向大眾口述薄扶林村的故事,讓大眾感受這份純樸的鄰里風味。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嘉嘉

薄扶林一帶除了坐擁香港大學及中華廚藝學院,還有一條小村落。從村口拾級而下,便可看到村內各有特色的瓦頂磚屋及鐵皮屋,巷弄縱橫交錯,形成一幅獨特的風景畫。MaD創不同(Make a Difference)主辦的「鄰里知味」便帶領大眾走進薄扶林村,透過導賞活動及舉辦公開課,讓市民探討社區的概念和人與人的關係。村民Jenny充當導賞活動的其中一位導遊,帶領眾人遊走前薄扶林官立小學、牛奶公司員工宿舍、牛屎湖、水井頭、圍仔大街、李靈仙姐塔及火龍壁畫等村徑古蹟。

最熟悉的村落迷宮

薄扶林村早年是牛奶公司產奶基地,員工宿舍亦建於此。Jenny表示宿舍分為兩幢,分別於一九五六及一九六一年落成入伙,而宿舍對出的空地則是一個遊樂場,為當時小孩玩樂的熱點,好不熱鬧。被村民稱為「十八間」的圍仔大街,則是薄扶林村最早期的建築,當年大街上經營有各式各樣的店舖。據悉,當時逢每月三日及十八日兩天牛奶公司發薪的日子,村外的商販都會專程走到這條大街舖前空地擺賣,曾聚集逾五十間商戶攤檔,雖然這種情境現時已成過去,但老街坊的人情味依舊在,婚後已搬離村的Jenny坦言村內濃濃的人情味是她最為留戀的。

要數村內最獨一無二的,非李靈仙姐塔莫屬。這座靈塔是村民為祀奉李靈仙姐而建,為村內獨有的信仰。塔身的左右均安放了兩隻石獅,以作守護。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仙姐賀誕,村民仍維持祭祀風俗。此村另一個比較獨特的習俗便是舞火龍,有藝術家特別於二零一四年初,在村內一幅連年遭水患的高牆上進行創作,繪上火龍及代表每一位村民的十二生肖,成為一時佳話。

除了導賞活動,MaD創不同又舉辦了公開課,讓大眾了解建築如何營造一個社區,非牟利組識「多磨建社」兩位建築師馬潔怡和Mark Kingsley亦有份參與其中,他們遊走薄扶林村,並與村民訪談,從而了解村民的生活習慣及房舍特色,又實地考察,量度村內每所屋子的尺寸,並動手製造了屋仔模型。親身與村民接觸,馬潔怡發現村民與城市人在生活方式上真的大有不同,她笑言:「原來村中隔離鄰舍的關係可以是親密點,又或可以是差一點,因為有可能會出現爭地方的情況,然而,眾人對於村中事又會比較齊心。」她直言,村民跟她分享過自己小時候會通村走,但其實對村外人而言,這裡也許更像一個迷宮,村民卻很熟悉該條路是通往哪裡。

不賺盡的營商哲學

MaD創不同項目統籌鄭銘柔(Taylor)坦言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這裡濃厚的人情味,「在這裡搞活動帶漏了什麼,街坊都會即時從屋裡帶出來,他們有很強的自發性,希望參加者都可以將這份人情味帶回社區。」然而,Taylor又認為城市人與村民有何分別?「村民的觀察力比較強,城市人在社區見到的都是一式一樣的東西,因為城市的規劃,令你行的路都是同一款,令人忘卻了周圍發生的事情,對身邊的事物亦不會有那麼多觀察,在薄扶林村有比較多的自然環境,慢慢可以培養一份觀察力。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密,因為這裡的路都是一條直線,收工回家的過程中可能要經過家家戶戶才能回到家,很容易便可以與隔壁聊天,但在樓宇密集的城市,乘電梯就可直接回到自己家,與人對話的機會就少得多。」

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團隊主任冼昭行(Benjamin)與村民接觸了11年,直言薄扶林村的村民就是有本事,帶幸福生活給自己,「很多人或許有個疑問,為何香港仍然會有這個地方?這是一種很簡樸的生活,薄扶林村就是有這個本事,帶幸福生活給自己,我們希望可以引發他們這種力量。」也許,城市人太冷漠,更凸顯村落的人情味。Benjamin亦盼將這份人情味傳播開去,他又指:「始終這條村坐落於市區,即使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成商業墟市,都是以傳統的手法營商。例如賣粥的那位,他會告訴你『我的成本是1元,而我只售1.2元』,然後他們會用最好的料,很用心去煮,因為商販都明白別人賺錢很辛苦,因此不能交行貨,在現今的香港似乎天方夜譚,會覺得這種不賺到盡的行為很愚蠢,但小社區生意就是我賺一點,你賺一點,大家都開心,堅持做永續的生意。這種營商哲學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什麼都網開一面,留一線,打獵的不打晒,斬樹的不斬晒,賺錢的不賺晒。」

然而,在現今市場經濟主導下的社會,要維持這種文化實非易事,「是有受到衝擊,所以我們更需要重新再看這種文化,某程度上是為村民建造一個社區身份,讓村民知道,薄扶林村就是有這個哲學,這種做人方式才是合道理,即使外人說你傻,不要緊,回到這裡就再告訴你,這是人的本質,從而替村民建立自信。」Benjamin如是說。正如這裡的導賞活動都是由村民主導,將自己的生活分享給公眾人士,成為了展現自己的一個小舞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