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周末專題 > 正文

粵港澳生活匯:登廣東第一峰 港客林海乘風

2016-08-19
■丹霞山的佛光雲海奇觀,讓人嘆為觀止。本報廣州傳真■丹霞山的佛光雲海奇觀,讓人嘆為觀止。本報廣州傳真

玩峽谷漂流觀千尺瀑 既消暑又賞心悅目

暑期已經過去大半,帶着孩子嚐遍各地美食,難免會多長出幾斤肉。這時候,一個既能避暑又能瘦身的好去處,成為暑期最後半個月必不可少的選擇。無論是海拔1,902米的廣東最高峰石坑崆,還是成名已久的丹霞山和西樵山,都是不錯的選項。所以,家長們可以抓住暑假的最後半個月,帶上孩子來一次狂歡吧。 ■香港文匯報記者 帥誠 廣州報道

廣東第一峰:從原始森林到深潭瀑布

號稱廣東第一峰的陽山旅遊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不僅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常綠闊葉林茂密,而且溪流四季不斷,深潭瀑布眾多。

位於景區內的石坑崆,是廣東最高峰,海拔高達1,902米,被稱為廣東的「喜馬拉雅」。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景區內空氣負離子平均含量在每立方厘米4萬個以上,堪稱廣東省之最;空氣最好時含量更高達10.57萬個。古老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高山峽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珍稀的野生動植物、隨處可見的溫礦泉、如詩如畫的清流瀑布,構成了廣東第一峰的「雄、奇、險、秀、曠、奧、幽」。

據了解,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是以自然生態為依託,突出亞熱帶生物基因庫特色,有超過二千多種的植物,有廣東最大的原始森林。當你早上驅車進入景區,順着曲折的山路蜿蜒而上,可以看見莽莽林海,一望無際,古木參天,松柏蒼翠,更有高山杜鵑、南嶺單竹等奇花異草,令人賞心悅目。

體驗落差80米漂流

在上山沿途,會依次經過天龍飲水、天門畫廊、天星橋和民族村四大景區,而在天泉瀑布觀賞區,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間,可以看到眾多四季不斷的溪流。夏季恰巧是瀑布的多水期,遊客可觀賞到氣勢宏偉的深潭瀑布,還可親手採摘靈芝、木耳、蘑菇,享受大自然恩賜給人們的天然綠色食品。

炎炎夏日,爬過高山,在廣東海拔最高的峽谷激流而下,體驗一次全長5.5公里、落差高達80米的涼爽刺激漂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色住宿:結束一天的行程,來到山腳下的天泉度假村,可順便享受依山而建的西班牙式浪漫別墅,泡一泡當地的特色溫泉。你也可選擇入住具有濃郁瑤族特色的瑤家風情吊腳樓式木屋別墅,感受一下瑤族民居的奇特之處。

丹霞山風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地

作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算是廣東眾多山川中最負盛名的。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的中國紅石公園內,總面積達292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

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佈區。

乘車進入群山環抱的景區,沿途可以看到經過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的紅色砂岩,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港人遊客帶上孩子來這裡登山,不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青山綠水,還能讓孩子充分感受丹霞地貌,學習科普地理知識。

融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

在景區內,丹霞山、韶石山、先人跡等以山石為主的路線中,陽元石、陰元石、玉女攔江、群象出山、通泰橋、一線天等景觀,均教人嘖嘖稱奇。此外,山間星羅棋布的許多歷史人文景觀,燦爛的摩崖石刻、神秘的古墓、神奇的古山寨和岩廟與奇特的地質景觀,也會讓你流連忘返。用紅色砂岩作為天然穹頂的錦石岩寺,更是將自然與人文景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丹霞山腳下,一座距今700多年歷史的夏富古村,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由於尚未被商業開發,夏富古村保存完好,一千多戶人的村子,隨處可見青磚石瓦和散發着古村韻味的老房子。這裡亦是當地有名的長壽村,走進村裡,你會不時看到白髮老人拎着農具幹活回來,隨便一問都是八九十歲的高齡。

★特產手信:若想買些當地特產作手信的話,丹霞山的沙田柚是柚中之上品,果肉甘甜不酸,清香撲鼻。因這裡的氣候與土質與廣西的沙田無異,所以果形、果肉、甜味、香型與廣西沙田柚均可媲美。現在丹霞山及周圍鄉鎮村莊已大量引種,尤以夏富村最多。

另外,仁化縣是嶺南白毛茶的故鄉。仁化紅山黃嶺嶂的「雲霧白毫」茶,曾是清代嘉慶朝的宮廷貢品。這種綠茶銀毫披露、湯色清淡、口味甘甜,並且具有天然的蘭花香味,它還有生津解渴、醒腦提神、消食開胃、防治痾嘔吐、降低血壓等多種功效。

此外,山坑螺也是當地一定要嚐的特色食品。丹霞山的山坑螺體積小巧尖長,呈圓錐形,如手指大小,四季都有。其烹調很水講究,上乘的做法是:煮前將山坑螺用乾淨的水浸泡,去除螺體內的沙泥及雜物,再放入常溫的雞湯浸泡餵養,使其肉肥厚鮮嫩鮮甜,然後鉗去螺尾尖部。爆炒時,加上青椒絲、紫蘇、生薑、葱等佐料,並掌握好火候,不能炒過火,這樣才會做出鮮、甜、爽的山坑螺。

西樵山風景區:創珠江文明先河

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也是中國華南史前時期最大的石器製造場,形成獨特的「西樵山文化」,開創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與山西懷仁鵝毛口列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大石器製造場。

山裡有湖湖裡有山

西樵山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作為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岩、蘑菇石、石燕岩等峰巒,形態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裡有湖湖裡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裡」,全山有16個岩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雲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在眾多瀑布景觀中,最壯觀的要數「飛流千尺瀑」和「玉岩珠瀑」。另外,規模較大的北東向節理形成了氣勢不凡的「玉屏風」、「天上黃河」等,而後期的球狀風化和侵蝕作用形成的「蘑菇石」、「洗心石」、「砥柱石」等許多奇岩怪石,也讓你大開眼界。

在西樵山西南部的九龍岩景區,可以看到九龍岩石壁曲突蟠屈,岩孔高低偃仰,人從外孔鑽入,如螺旋前行,十分刺激,最後可從崖頂通天岩鑽出,當地諺曰:「九龍岩孔能鑽透,好運活到九十九」。

★道教聖地:西樵山的黃大仙「聖境園」也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早在清朝末年,此地便供奉有黃大仙的「普慶壇」,後因戰亂該壇轉至香港,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今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為不忘宗嗣,重續香火,又攜像歸宗,於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該座42萬多平方米的「聖境園」。黃大仙「聖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內地最大的八卦廣場。園有回應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壇高三層,以花崗岩製成;當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時大聲呼喊,頓有天地回應之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