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到這身中國警服,我就會安心,因為我的祖國在乎我。」身處巴西里約熱內盧、身穿制服的中國警察邵偉民,近日成了中國體育代表團與遊客眼中的「明星」,大家對能夠在異國他鄉看到來自祖國的警察感到興奮。邵偉民是公安部派駐里約的臨時警務聯絡官,肩負着保障中國體育代表團、媒體記者和遊客安全的職責。
這並不是中國警察首次在海外執行任務,也不是在海外執勤的唯一形式。保護華僑華人、獵狐行動、跨國禁毒行動、海外追逃......這是駐外警務聯絡官工作中參與的重大行動。他們既是「警察」,也是「外交官」,被稱為海外華僑華人的「境外110」。
選拔門檻高 懂法通外語經驗足
1998年,中國向美國派出新中國第一名警務聯絡官,參與打擊兩國的毒品犯罪。18年間,公安部已經向31個國家、37個駐外使(領)館派駐64名聯絡官,既包括美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有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
「因為這種身份,警務聯絡官的選拔要求很高。要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精通外語,還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和辦案經驗。」公安部國際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警務聯絡官工作的任務五花八門,他們要參與解救被綁架的中國華僑。去年1月,旅俄華商俞某遭遇綁架,綁匪索要贖金1,500萬元人民幣。駐俄警務聯絡官朱榮輝一邊在電話裡安撫受害人家屬,一邊迅速與案發地警方聯繫,請俄方盡全力解救人質。1月13日,俄警方鎖定人質位置並採取行動,成功解救俞某,並抓獲4名疑犯。
他們要參與海外追逃。駐外警務聯絡官去年配合中紀委「天網行動」,開展「獵狐2015」等專項行動,全年辦理案件1,300餘宗,共緝捕遣返逃犯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