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以下簡稱《大辭典》)日前在內蒙古舉行的全國書博會甫一亮相,就獲得參展者一致好評。不同於專門工具書,這本詞典裡收錄了中外詞語約兩千條,包括成語、俗語、習慣用語、流行語詞、網絡熱詞及當下流行語、國外輸入的常用語、古詩文中被賦予特定含義的詞句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該書作者、新華通訊社內蒙古分社副社長王占義表示,這部兼具故事性與趣味性的《大辭典》,不僅凝聚了30年的心血,也確實荷載着自己的人生夢想,「時間不留人,留事,留書。」
趣味橫生 可讀性強
「加油」是怎麼來的?你知否「路遙知馬力」的另一種解讀?《大辭典》告訴你,「加油」是與諸葛亮和劉伯溫鬥法的故事有關。至於「路遙知馬力」則是傳說中打魚老漢「路遙」和包公府中馬漢的侄子「馬力」之間的一段知恩圖報的故事。這樣趣味橫生、可讀性強的辭典類作品,實屬開天闢地第一回。
《大辭典》採用語詞溯源的基本方式。每一個詞語尤其是那些在專門工具書中不收入的詞語都做了追本溯源的解釋,成為其價值所在。另外,該書在為每一個所收詞語追本溯源的同時,對一些詞語本身所蘊涵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與該詞語相關的歷史背景、人物事件加以詳盡敘述,使得詞義更加清晰明顯,同時增加可讀性。
早在1982年,王占義進入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工作,愛好寫作的他已思索着如何去講述數字背後的故事。1991年,他加入新華社工作,其藏書和剪報的愛好從沒有擱置。
剪報既需要細心,也需要耐心。有時候,對於一個詞條的理解,不同的文章會有不同的解釋,要找到正確的答案並不容易。時間久了,他竟然收集全國各地報刊的創刊號6,000多種,收集號外報1,500餘種計10,000多份,收集各類畫冊、圖書近30,000冊,這也成為他後來出版《大辭典》的靈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