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理財策劃:四個終身受用的投資理財觀念

2016-08-29
■投資不應只單純為了獲利,投資更大的意義是如何去管理及運用金錢。 資料圖片■投資不應只單純為了獲利,投資更大的意義是如何去管理及運用金錢。 資料圖片

坊間為讀者解答理財問題及處境的文章及理財大師有很多,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案的分析相信並不能令所有讀者都受惠,而個案是真是假也不會被理會。筆者抱荂u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態度,希望能與各讀者分享理財觀念及由自己做起,而不是在理財出現問題時才向專家請教,當然理財顧問可提供的服務很多,但是自己總不能夠飯來才張口,先培養好正確的理財觀念為佳。■東驥基金研究部

很多人以為,只要投資就一定能致富,因此一味挑選獲利可觀的投資工具,當然最普遍的就是投資股票。如果讀者經歷過港股由三萬點向下跌至一萬多點,短短時間蒸發五成以上,甚至有些股票最後只跌至最高價時一成的價格,大概就能體會什麼是投資風險了。這個例子並不太遠,就是2008年時的金融海嘯。

其實投資不應只單純為了獲利,投資更大的意義是如何去管理及運用金錢,使既有的資本發揮更大的效益,不管外在環境好或壞,都必須透過理財去了解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應對方法。只要投資一定就有風險,因為投資價值會變動,但有風險並不是一件壞事,想得到投資報酬,就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因為沒有付出就不會有白白到手的回報,這亦是投資的意義。

投資最失敗是滲入情緒

很多投資者都知道投資不應追漲殺跌,但偏偏很多投資者都會重蹈覆轍,原因就無法克服情緒的影響,見到股票大升、很多人都在賺錢的時候就忍不住衝入股市大手買入,結果就是高位接火棒,滿手蟹貨。更認為手中的股票還會再升而不願止蝕,結果等到價格一跌再跌,最後才忍痛認輸離場。

其實一般人最容易有的情緒問題就是貪婪及衝動,每個人都希望短時間內就能賺取收益,通常只會看到賺錢而忽略了背後所隱含的風險,或是不會見好就收,賺到可觀的收益還不滿足,還想有超額利潤,結果不但原本到手的回報被抵銷,甚至以損手離場。

而另一種影響投資的情緒就是恐懼,人們經常為了一時的消息而影響投資判斷力,亦忘記了原本的投資目標及策略,可能因一時股價大跌就急忙沽出因而損失慘重,而只是市場出現調整再上升的現象。其實一點貪心和焦慮並不是壞事,畢竟人性的弱點是很難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要認清事實及盡量將情緒的影響減至最低,控制好情緒才能避免影響投資決策。

薪酬高低都須規劃財務

很多打工仔都會為了另一份薪酬較高的工作而跳槽,但職場上的成功是不是意味荌]富累積亦會更多?其實不一定,這亦要看個人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

香港是一個物價非常高,無論衣食住行都樣樣貴,薪酬較高是有先天優勢,但是如果平日的開支亦跟隨上升,則只會賺得越多花得越多,變成一個薪酬高而無財富的人士。相信這是很多香港人的典型的例子,一直轉換工作、尋求更好的待遇,算得上是事業上的成功,可以過更舒適的生活,但亦有更大的消費。而且如果不審慎累積財富、創造財富,一旦失去工作沒有收入,生活可能會大受影響而完全無法適應。所以如果真的想累積更多財富,一定是積少成多,無論薪酬高低,只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財務,盡量節省不必要消費及增加儲蓄,相信總會得到一筆財富的。

控制消費是其中一種省錢、儲錢的方式,但如果可以將錢幫助賺錢或學習技能上,財富累積速度就會像滾雪球那樣快。最基本的就如購買一本理財的書籍或刊物,透過書籍學習當中省錢用錢、賺錢投資的概念,對財富的增長亦會有所得益。儲錢存銀行利息近乎零,因此要「錢滾錢」不妨先由較高息的定期存款入手,以至債券(如ibond)等較穩健的投資,但仍要注意背後所帶來的風險,一步步學習投資錢滾錢,相信對將來增加財富亦有幫助,更不用跑輸通脹,令辛苦所得的財富被物價侵蝕。

(讀者請注意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文內基金買賣策略亦只是模擬,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