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土木工程取經 冀留港促發展交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哈薩克斯坦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沿線國家之一,首批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學生去年入讀理工大學,其中兩名女生笑言,不少港生對哈薩克斯坦感到陌生又好奇,「兩地有不少差異,例如商業及土木工程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都是剛起步,但香港就發展迅速。」她們除了銳意在其專科範疇學習更多,更希望從理工大學開始「搭橋」,成為兩地互相交流教育、文化、社會民生的第一道橋樑,體驗香港中西文化薈萃之處,亦為港生揭開哈薩克斯坦的神秘面紗。
17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學生去年入讀理大,當中包括18歲的MUSSINA Anar及TOKTAROVA Zhanerke。MUSSINA是土木工程學一年級生,自小就對建築情有獨鍾,眼見香港的土木工程發展領先,決意來港學習。TOKTAROVA是金融服務一年級生,她看中香港是知名的國際金融城市,故慕名而來。
獎學金打開交流門
二人均獲理大頒發入學獎學金,認為獎學金打開了兩地年輕人的交流之門。MUSSINA說,全球化下,年輕人應走出去認識世界各地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發展,「其中有多少人認識哈薩克斯坦呢?我們留意到很多港生對哈薩克斯坦感到陌生,並不認識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促進兩地人的交流。」
她介紹指,哈薩克斯坦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經濟、創新科技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故國家鼓勵當地年輕人到其他地區交流學習。她又指,當地學生近年亦積極裝備自己,參與國際奧林匹克等國際賽事,了解其他地區年輕人的實力之餘,亦自我增值。
作為首批來港的哈薩克斯坦學生,TOKTAROVA指,她們正好擔當着「搭橋」角色,為學生介紹哈薩克斯坦。為讓理大生認識當地的習俗與文化,他們3月底在理大舉辦了小型慶祝活動,向學生介紹「Nauryz」。
她說「Nauryz」是當地重要的節日,標誌着新一年的開始,就像中國的農曆新年一樣。當地人會慶祝好幾天,「慶祝『Nauryz』時,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傳統的食物,亦會有樂器表演等,很熱鬧。」他們與十多名哈薩克學生在活動中穿上傳統民族服飾、展示當地部分傳統小食還演奏傳統音樂等,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與,效果不俗。
在港過新年最難忘
來港快將一年,TOKTAROVA笑言,最難忘的是在香港過新年,並收到理大致送的100元利是,「新年有舞獅,亦會到寺廟拜神,互相祝福,又有利是收,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熱情好客,令人大開眼界!」
對於畢業後的打算,年紀輕輕的兩人已有清晰的方向。MUSSINA指來港前並無想過畢業後的去向,但來港不足一年已萌生要留港數年的想法,她希望畢業後在港設立建築公司,了解業界的環境及摸索市場需要,並加強與哈薩克的聯絡,促進交流並改善兩地建設。同樣有意留港工作的TOKTAROVA亦指:「4年太短了,不足以讓我們探索香港,我希望可以見識更多,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