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港經濟重新定位「做大塊餅」

2016-09-09
■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辦「Yes, Hong Kong CAN!」 研討會,左起:馮國經、黃友嘉、劉遵義、羅康瑞、陳繁昌。彭子文 攝■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辦「Yes, Hong Kong CAN!」 研討會,左起:馮國經、黃友嘉、劉遵義、羅康瑞、陳繁昌。彭子文 攝

團結基金發表報告 倡金融創新抓「帶路」機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與港人福祉息息相關。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指香港背靠內地腹地,過往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次成功轉型以保持繁榮,但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國家經濟亦進入L型新常態,香港未來將面臨新挑戰。報告指出,香港必需立足國家全局觀重新定位、經濟上挖掘潛力「做大塊餅」,讓市民受惠促進和諧。報告於金融、創意產業、「一帶一路」機遇、教育、醫療及法律服務等各大領域提出了具體建議。

團結香港基金昨午於灣仔會展舉行「Yes,Hong Kong CAN!──發揮香港潛力、再創經濟奇蹟」研討會,由主持團結香港基金《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的經濟學家、團結基金理事會副主席兼多家大學客座教授劉遵義主持,邀請了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瑞安集團主席及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羅康瑞、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及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任研討會嘉賓。團結基金主席、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及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等數百名各界精英參加了研討會。

突破舊思維才能續保繁榮

《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指,現時全球經濟不景,國家經濟發展亦進入增長速度大幅放緩的新常態,服務業佔經濟總量逾90%的香港勢難獨善其身,已到了必須由國家大市場的戰略眼光出發、重新定位的關鍵時刻,必須突破固有思維、充分發揮潛力,才能繼續保持經濟增長與繁榮。

報告認為,香港支柱產業、國際金融中心是積極挖掘潛力的重點,建議港府豐富在港發行的多元貨幣定價金融證劵,如增加東亞企業的本幣計價的金融證劵等;完善稅制及相關法規,避免企業承受雙重稅務負擔;簡化海外保險及再保險機構於本地設立環球或地區總部的程序,以及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協調其監管規定,便利國際保險及再保險機構來港設立總部。

擴債券市場 挺創意產業

報告同時指,當局應考慮擴大港元公債市場規模,例如發行政府相關的主權評級債券;吸引內地機構來港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令香港的債券市場進一步發展。

支援科創業方面,報告指,香港在創新及創業投資方面擁有不少優勢,港府應提供科研稅務寬減以鼓勵私人企業增加研發開支;促進初創企業上市募股或收購兼併等 ;以及鼓勵創意工業。

報告以電影業為例指,內地的電影票房近年快速增長,而內地票房首十位電影當中不少為與香港合拍片,香港已成外國電影進軍內地的最佳跳板,例如美國華納兄弟、內地華人文化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組的「旗艦影業」,便是在香港成立總部,因此港府應把握這歷史機遇增加資源發展創意藝術,重振「東方荷里活」之美名。

「帶路」助力拓新興市場

香港各行各業離不開內地大市場,挖掘潛力必須具備國家全局觀。報告指,香港最突出及固有優勢是國際樞紐,國家推行「一帶一路」戰略是引領香港在國際舞台上開拓新興市場巨大助力;香港有優勢為橫跨歐、亞、非的「一帶一路」沿線66個國家提供金融、會計、諮詢、法律仲裁等專業服務。

「做大經濟餅」 青年能上流

青年們對社會的不滿也是專家們的討論話題之一。劉遵義和與會嘉賓均認為,香港青年的不滿反映社會發展形成的一些積弊,官民各界應共同「做大經濟塊餅」,才能為青年增加發展機會、緩解社會矛盾,促進香港的整體和諧。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