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中興匯金高級研究員
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辦的G20峰會,二十國領導人圍繞世界經濟增長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商世界經濟增長大計。筆者認為,這次G20峰會對世界來說,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給世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讓世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解決世界經濟發展問題的中國路線圖。
中國的路線圖是建立在一系列扎扎實實的工作基礎之上的。在2013年10月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後,僅僅用了1年時間即確定了成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在兩年時間裡亞投行即開始運行,在兩年半時間裡第一個項目已落地開始施工......看到中國這樣的效率,很讓外國人佩服,其路線圖日益更具吸引力。
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中國巨大的工業產能以及強大的工程施工能力,使得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無形的看不見摸不着的投資轉化為有形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基礎設施,這實在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均不具備的能力。對於發達國家而言,令其驚歎的是中國所具有如此驚人的工業和資本輸出能力,與其等着自己國內長期面臨着有資金沒投資渠道的現實,不如與中國一道,共同去推動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不僅安全靠譜,其市場發展空間也非常巨大。
中國的路線圖,解決的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按照中國路線圖,在中國的策動下,有着廣闊的未開發空間的新興市場一旦被打開激活了,勢必會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從而很大可能帶領世界經濟直接復活進入新的景氣周期。
在中國積極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中國路線圖的同時,美國也在努力推動着美國路線圖。與中國路線圖強調參與方相互融合,各就其位、各展所長,實現互利共贏大為不同的是,美國路線圖實質上是要通過提高門檻的方式以提高美國主導遊戲規則的能力,通過TPP和TTIP鞏固美國在全球的霸權主義地位。
中國提出的路線圖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根本之處就在於該路線圖提出的合作模式是通過雙邊和多變合作從而實現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通過彼此的投資貿易來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實現的是互利共贏,完全改變了過去那種金融殖民或經濟殖民的西方模式。在中國路線圖的設計當中,有一種各就其位、各展所長的涵義體現,建立在一種公平的合作和獲利模式基礎之上,比起西方模式更加具有競爭力。
透過這一次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路線圖更加深入民心。中國規則由此起航,正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