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周末專題 > 正文

粵設計師臉譜頭盔揚名里約奧運

2016-09-11
■張棟良希望自己能務實向前,並感恩香港朋友們的傾情口碑推薦。記者胡若璋  攝■張棟良希望自己能務實向前,並感恩香港朋友們的傾情口碑推薦。記者胡若璋 攝

里約奧運閉幕,運動員的風采依舊繼續。同樣繼續精彩的也有原本從事單車塗裝改造技藝的廣州「incolor」團隊及其創辦人張棟良。在本屆奧運女子場地單車比賽中,中國選手頭盔上的京劇臉譜圖案讓人眼前一亮。一時之間,萬里之外的廣州因為三頂來自本土純手工技藝的頭盔,而全城沸騰。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廣州報道

臉譜頭盔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網友的「驚艷」直呼與好奇,其設計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在紛至沓來的採訪邀約中,首次主動回覆接受採訪的只有本報一家。理由無二,因為「香港」二字倍感親切,更加感恩工作室成立四年來,香港客戶多年如一日的幫襯和口碑相傳。

張棟良告訴記者,隨着奪冠賽事直播結束,他的手機在之後的10天裡,受到了來自各種社交平台的私信以及電話「轟炸」。頭盔設計「一夜爆紅」,一時之間廣州本土的原創設計也順勢得到鼓舞。張棟良指,近期的狀態就是接電話接到手軟,看短信「腦容量」有限。

港賽車文化影響 成立工作室

成為傳媒以及商家求合作的「香餑餑」,張棟良坦言自己原本只是做着單車塗裝的相關手藝,不知不覺中也被推到了一份社會責任中。談及被奧運會催生的知名度及美譽度,這個來自廣東江門,已經在廣州學習工作十多年的年輕人希望務實地往前看,不願再沉浸於奧運會的光環中沾沾自喜。

「其實,當初做單車塗裝工作室,是由於從小受到香港賽車文化的耳濡目染。上了大學,憑藉與香港車手的多次交流,作為業餘選手的潛力也被激發出來。」隨後談及工作室成立之初的發展定位,張棟良說,因當時的搭檔有海外留學經驗,語言交流無障礙。兩人碰撞後發現,香港的濃厚賽車文化可以使他們以香港為中轉站,從而拓展海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國際市場。

工作室「incolor」成立至今,雖然現在的許多業務來自內地,但早期的業務開發,是從香港開始。張棟良向記者介紹早期工作室面向香港客戶的項目製作,包含四輪賽車頭盔塗裝定製、單車頭盔塗裝定製、單車塗裝定製等。

把控每個設計 細節定成敗

讓張棟良感到安心的是,香港客戶的訂單四年來一直保持穩定。然而和香港客戶就定製產品所做的交流、碰撞,從而產生出的火花,則讓他時常感到開心和滿足。

他以「擎天柱」頭盔為例與記者分享起來,當時「incolor」只在微博等平台做一些小宣傳推廣。在接到一位香港客戶私信要下訂單後,張棟良翌日就前往香港,與其來了一次面對面的溝通。除了客戶對頭盔提出的明確要求以外,張棟良更願意聽顧客的一些生活小故事,在定製設計與製作的期間,雙方只有通過不斷交流,才能最終打造出與客戶自身氣質匹配的產品。

對張棟良來說,對待每一個設計,其中的較真和對細節的把控,驅使自己越做越有信心。「口碑相傳,讓香港客源穩定,也促進我們的內地業務越來越廣。」接下來,被問及是否有在國家「一帶一路」契機下發展國外市場時,張棟良坦言暫時還未計劃,但是得益於香港客戶的推介,也收到過來自泰國、新加坡等地的訂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