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未來是否會繼續一些新的跨界合作,或者在奧運頭盔上繼續創新,張棟良表示,希望奧運熱潮快些退卻,當外界對自己的關注不再密集時,便可心無旁騖地和另一個團隊去致力於單車,以及其他運動產品的高端定製。
他告訴記者,「其實粵港澳玩賽車的圈子不大,但技藝建立口碑後,圈內人自會主動找上門來。」說起口碑相傳,張棟良能夠有機會為國家隊運動員設計頭盔,就是緣於圈內的朋友向國家隊主教練的推薦。
「認真做事的工匠,需要有大家的尊重與保護,才能在生存得到一定保障的基礎上,更專注於手中的技藝。」張棟良抓住每一個機會給外界傳遞這個聲音。
他續指,自工作室成立以來,身上便擔負着一個團隊的責任。遇到困難時,不能隨心所欲,得時刻提醒自己的責任感。工作室前兩年起色不大,家人一度認為他不務正業,如今再回首,張棟良感慨,「也是一路熬過來的。」
盼港車手多北上 增進交流
據他分享,隨着內地單車賽事文化的興起,來自內地的業務逐年漲至七成,而來自香港客戶的生意一直維持在三成左右。張棟良亦觀察到,香港的業餘車手以及職業車手自2013年後,前往內地比賽交流的頻率明顯減少許多,大多數選擇去澳門或者東南亞各國進行騎行。
對於粵港之間賽車交流的放緩與減少,張棟良坦言自己亦很久沒回大學城騎行。想念起和香港熱血賽車手仇多明在深圳一次賽後的短暫交流,他感歎道,「所幸,還有與他的合照來珍藏這段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