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政治經濟基礎較為穩定、氣候和自然條件較好、勞動力豐富且成本較低,毗鄰吉布提港。6月19日至21日,代表團赴埃塞俄比亞,實地走訪了Bole Lemi工業園,重點參觀了園內韓中日合資企業Shin Textile Solution,並和其中方投資企業福州尚飛公司陳耿總經理進行座談。該工業園是埃政府首個自建工業園,第一期佔地156公頃。代表團了解了該工業園的基礎設施、廠房建設、員工宿舍以及園區的政策優惠和實際運營情況。
代表團又走訪了東方工業園及園內企業東方紡織印染公司,了解園區內的優惠措施和投資優勢。東方工業園是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現已有入園企業20家。此外,還走訪了印度Kanoria非洲紡織公司,該司為主要生產牛仔面料年均生產1,200萬平方米及成衣,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美國。Hawassa工業園是埃塞俄比亞南部新建的現代化輕工業紡織園區,由美國知名服裝品牌商PVH發起和推動,共有廠房38棟,並配備先進的污水處理設施,招商目前已基本完成。擬入園企業為PVH公司在全球的主要供應商,其中包括無錫金貿、香港聯業、印度ARVIND公司等。土耳其紡織企業Ayka介紹入駐工業園區的外資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Ayka公司是埃塞俄比亞目前規模最大的一體化紡織服裝企業,業務涉及紡紗、針織、染整、製衣等。
代表團參加了由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工業部和工業園發展總公司聯合舉辦的「埃塞俄比亞輕紡投資論壇」。會上,張錫安副會長代表中方致辭,埃塞俄比亞總理特別顧問Arkebe博士和投資委員會主席Fitsum介紹了當地的投資環境和鼓勵政策,並回答了代表團成員關心的問題。張錫安副會長和蕭盧慕貞會長與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主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位處西非重要出海口,距歐盟和美國地理位置優越。代表團於6月23日至25日赴塞內加爾,實地走訪了塞內加爾Diamniadio工業園,了解當地工業園區的運營環境和鼓勵政策。並與入住園區的第一家企業-中國企業家在非洲創立的服裝企業C&H負責人馬曉梅進行交流對接,了解園區內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代表團又會見了塞內加爾工業和礦產部部長Aly Ngouille Ndiaye,他介紹了塞內加爾的產業基本情況、投資鼓勵政策和投資環境。
埃塞俄比亞具較大發展優勢
此次非洲之行,整個行程緊湊充實,代表團成員均感到收穫滿滿。
三國政府具有強烈的發展經濟的意願,希望借鑒中國三十年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成功經驗,把紡織服裝作為優先發展產業,以自貿區和工業園為依託、輔以多種激勵政策,積極推動工業化進程,鼓勵出口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總體看來,埃塞俄比亞在非洲國家中具備較大的發展紡織服裝出口的優勢:
‧政治社會穩定、與中國關係良好,過去12年GDP年均增長超過11%;
‧政府將紡織服裝業作為優先發展產業,大力發展工業園區並推出配套優惠措施;
‧勞動力成本為全球最低,平均工資為50-80美元/月;
‧適齡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素質較高,就業意願強烈。適齡壯勞力人口超過4,500萬,年新增人口230萬;
‧地理位置靠近歐盟、中東和西亞市場;
‧享受對美國和歐盟出口的免關稅待遇和對中國、印度、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出口的優惠關稅待遇;
‧氣候條件適宜發展棉花種植,有成為棉花主產地的潛力;
‧基礎設施發展迅速,中國承建的阿迪斯阿貝巴-吉布提電氣化鐵路即將投入使用,航空發達,電費低至3美分/度,且電力供應穩定性不斷提高。
但同時,也存在一定風險和不利因素:
‧隨着埃塞俄比亞成為各國紡織服裝業投資的熱門目的地,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相對於投資者的話語權大大增強,且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不夠;
‧作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非常落後,政府效率、綜合競爭力、基礎設施、交通物流配套能力有待提高;
‧產業鏈嚴重不完整,除大型一體化企業外,一般服裝製造企業均採用「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模式,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進口環節耗時較長,導致只能加工基本款訂單,無法適應快時尚訂單的需求;
‧勞動力培訓時間長,勞動效率和技能不高,約為中國勞動生產率的1/3;
‧埃塞俄比亞貿易逆差嚴重,外匯短缺,因此對資金匯出有着嚴格限制。
隨着非洲國家成為世界新興紡織服裝生產的「價值窪地」,H&M、PVH等歐美採購商也開始在非洲佈局,逐步擴大採購。目前,已有一些中資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在對非投資紡織服裝製造業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刪節整理:香港紡織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