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中醫教您 秋燥護膚止癢法

2016-09-25
■秋天容易出現皮膚乾澀等缺水現象。■秋天容易出現皮膚乾澀等缺水現象。

眨眼已踏入秋令時分,中醫認為秋季屬金入肺,主「燥」,有燥邪(乾燥)和風邪的氣候特色。由於秋天天氣不斷轉變,冷熱交替,空氣中缺乏水分濡潤,因而出現秋涼而勁急乾燥的氣候,有溫燥與涼燥兩種之分。燥性乾澀,如果身體燥氣太過就容易傷害人體津液,出現口乾舌燥、唇乾裂、鼻咽乾燥、大便偏乾燥及皮膚乾澀等缺水現象,尤其是身體外露的臉、頸部及手足,首當其衝。

文:黃奕婷註冊中醫師(香港中醫學會理監事、香港大學中醫碩士)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常見單純性皮膚痕癢主要有實證(血熱型)和虛證(血虛型和風寒型)。《醫宗金鑒.癰疽辨癢歌》中指出:「癢屬風」;《外科大成》提出:「風盛則癢」,故中醫認為「風邪」是致癢的首要條件之一。

一、血熱型

主症特徵:陣發性瘙癢,往往以晚間為重,難以遏止,患者多要連續強烈地搔至皮破血流,發生疼痛時方才住手。瘙癢時間短的只有數分鐘,長的可達數小時之久。一般以年輕者為多,病屬新起,如被褥太暖,可以誘發或使瘙癢加劇,舌苔薄黃,脈滑或滑數。

治則:疏風清熱涼血

常用處方: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牛蒡子、石膏、川木通、甘草)

二、血虛型

主症特徵:由於過度頻繁地搔抓或經年累月之後,皮膚常見抓痕、血痂、色素沉荂B濕疹化、苔蘚樣變等繼發損害。多見於長期熬夜傷陰血、先天體質虛弱或年老陰血不足,無法潤澤肌膚,秋冬尤劇,春夏轉輕。一般以老年人為多見,病程較久,如情緒波動,可以引起發作或瘙癢加重, 伴有面色無華、頭暈眼花等血虛症狀、舌苔薄質紅,脈細數或弦數。患者常因瘙癢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

治則: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常用處方:當歸飲子加減(當歸、白芍、熟地、生地、川芎、何首烏、刺蒺藜、荊芥穗、防風、黃、炙甘草等)

三、風寒型

主症特徵:皮膚瘙癢常在頭面部、前胸、頸周、雙手等暴露在外的部位,遇寒冷則加重,逢溫暖或汗出則減輕。伴有怕冷疲倦無力,平時容易感冒等症狀。舌淡苔白,脈象浮緩或浮緊。因體內陽氣不足,不能抗禦外寒,再加外受風寒之邪,故本證好發於或加重於秋冬季,冬季尤甚。

治則:驅風散寒止癢

常用處方: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如麻黃、桂枝、白芍、杏仁及炙甘草等)

預防秋燥,中醫理論認為以滋陰潤肺最為先。滋陰潤肺蔬菜食材常用的有荸薺、胡蘿蔔、蓮藕、番茄、菠菜、生菜、苦瓜、黃瓜、海帶、紫菜、無花果、黑白木耳、綠茶、白粥、瘦肉、海參、鱉甲、白醋、雞蛋、有魚鱗的海魚等。

水果有雪梨和水晶梨等各種梨子、?子、楊桃、蘋果、橙子、葡萄、香蕉、橘子、枇杷等。

藥材包括羅漢果、南北杏仁、沙參、玉竹、麥冬、天冬、百合、枇杷葉、首烏、枸杞、石斛、女貞子、黑桑葚、黑白芝麻、黃精、菟絲子、五味子、蘇葉、蜂蜜、蘆根、蜜棗、水牛皮、羚羊絲、淮山藥、黨參、人參、黃、靈芝、大棗等。

穴位按壓或針刺止癢快

中醫認為,因血虛生風導致秋季瘙癢,與肝、脾、腎功能不足有關。針灸學記載不少穴位有養血祛風止癢的作用,只需按壓穴位就能立竿見影,起到即時止癢及紓緩痕癢作用。簡單介紹如下:

脾經--血海穴

此穴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於大腿內側,髕骨內上緣上兩寸。具有調節血液循環、祛風止癢的作用。

脾經--三陰交穴

此穴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它就像一個聚會點,腎、肝、脾都必須經過這裡才能行走。位於足內踝尖上約四手指寬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經絡的作用。

肝經--太沖穴

此穴是肝經上的穴位,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具有平肝祛風、止癢的作用。

大腸經--合谷穴

該穴是大腸經上的穴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能起疏風散寒止癮疹的作用,由於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作用,故合谷穴亦能治肺經相關疾病。

以上四穴,以每次按揉3至5分鐘,每天3至5次。對於無法找到穴位的朋友,不妨按穴面積大一點,如三陰交穴可按足內踝部或足底部前區,亦能起到補脾腎陰的作用。

秋季養生飲食調攝

秋季,順應自然界四時特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性,養生秋以「收」為主,起居宜早極H順應陽氣之收。早起,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及充足睡眠能有利機體自我調養臟腑及寧神靜志。應多備幾件外套,做到酌情增減,防止外感,尤其是深秋時候,體弱者、長者和小孩更應小心保暖。

飲食上,除了以滋陰潤肺為主之外,可以適當吃點酸味蔬果,酸味有收斂補肺作用,同樣起到收肺氣的效果,應盡可能少食b、蒜及薑等辛味發散瀉肺之品,及辛辣之物會助燥生火,而加重皮膚痕癢。另外,亦不宜亂服藥物或補進。適當喝水或滋陰潤肺為主的飲品,以補充身體水分。少甘甜食品或熟食鉏鰣鼓哄A避免寒涼食物或甜食傷脾胃,同樣使機體抵抗力下降。

運動方面,秋天天氣乾爽,很適合戶外活動,可根據個人喜好及體質,選擇不同的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像秋季吐納健身法、太極拳、八段錦功等,都是很好的活動。個人家居衛生上,保持家居清潔及空氣流通,每日要適時打開窗戶,保持有新鮮空氣。如有家人感冒,需積極尋求治療,勿拖延病情,帶口罩,勤洗手及屋裡可適當放些醋或板藍根汁,有殺菌防病毒作用。穿茪漲蝛y寬鬆純棉或絲質品,能透氣,勿用毛質等刺激皮膚物料及注重衛生,衣服要常洗、常換。少用化妝品,可以適量用潤膚乳液,以天然的物料為主,如新鮮蘆薈汁、橄欖油、茶樹油等,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及傷害。

減少身體皮膚直接曬太陽、冷熱溫度變化大、吹風淋雨,可以適量接觸上午7至8時或下午4至5時和暖的陽光,有助身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或適量補充含維生素B雜、C、D及E的食物,增強體質。全身性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鹼性肥皂,及選用含有潤膚成分或少化學物低刺激的天然肥皂。避免搔抓,防止感染,需積極尋求治療,勿拖延病情。

培養樂觀情緒

最後,中醫說秋季內應於肺臟,肺在志為悲憂,易傷肺,使肺氣虛,則機體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情緒,甚至生病,秋天是宜人的季節,但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鉭平陛A草枯葉落等,有些人會引起淒涼,產生憂鬱、煩躁等情緒變化。因此,秋季養生首先要培養樂觀情緒,使人「精氣存內,邪不可干」。以上飲食材料只作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建議找註冊中醫診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