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數據生活 > 正文

美聯觀點:中國鋼鐵業面臨重組

2016-10-03

中國東北工業核心地帶的一家國有鋼鐵生產商面臨破產,並出現了首次違約。債權人與該集團的擁有者遼寧省政府磋商了數個月,試圖借磋商拯救該集團,可是已經接連出現9次違約,終於確定進入破產程序,重組計劃將盡快實施。在中國鋼鐵行業,一個由中國政府擬定的計劃正邁出第一步,該計劃旨在提高鋼鐵行業的效率和降低債務。與先前的嘗試類似,中國政府希望到2025年前,通過關閉工廠、資產重組與合併策略,建造出佔鋼鐵產量60%到70%的10家集團。

產能過剩影響全球

策略主要是能合併就合併,合併不了就諮詢銀行能否債轉股,如果這也不行就只能選擇破產了。中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對全球皆產生了影響,中國鋼鐵製造商未能削減產量以適應不斷下滑的需求,導致大量鋼鐵湧入全球市場,拉低了鋼鐵價格,令全球鋼鐵業陷入危機。國際鋼鐵製造商正在以愈來愈多的反傾銷方案對抗中國出口的攀升,但中國政府卻認為出口的持續攀升只不過反映了中國鋼鐵的競爭力。

除了清理殭屍企業及建造超級企業集團,中國政府還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債轉股或發行債券的辦法實施債務重組,處理深陷債務的地方鋼企。鋼鐵行業的債轉股交易是處理企業債務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現時是存在着這樣的趨勢,且這種趨勢疑似是政治性的。因為債權人不會願意,也不會輕易同意這種事情,中國鋼鐵業大膽重組計劃的推進,取決於中國政府能否控制各省政府依計劃行事。這些省政府由於擔心失業和稅收問題,往往會通過補貼和貸款手段維持當地虧損鋼鐵生產商的經營。

市場認為習近平的影響力也許會加大重組的可能性,不過近期公佈的交易對鋼鐵產能過剩狀況的影響也許十分有限。重組交易往往會另行組建一個債務負擔較輕的新實體,以確保其能夠繼續生產,從而保留具有盈利能力的產能,不過真正的問題是今後兩年中國沿海即將投產的5,000萬噸新增產能進展如何。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