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逾半學子遇逆境 減壓自救免「爆煲」

2016-10-13
■調查發現學生逾70%的逆境困擾來自學業。 資料圖片■調查發現學生逾70%的逆境困擾來自學業。 資料圖片

- 今日香港 -

最近有調查發現,逾半本港中學生在過去半年內曾遇到較大逆境,令中學生壓力問題再度浮現。那麼中學生的壓力從何而來?我們可以怎樣減輕他們的壓力? ■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新聞背景:四分一人忍耐 傾向「頂硬上」

新學年開學不足一個月,莘莘學子面臨眾多壓力,處理不當或隨時導致壓力「爆煲」。一項調查發現,逾5,700名受訪中學生中,逾半過去半年內曾遇到較大逆境,主要來自個人學業。

近半受訪者選擇獨自解決問題,惟有24%會採取忍耐或逃避的消極應對方式,更有10%稱不知道如何「自救」走出逆境。

調查負責機構指出,不難發現學生較傾向「自己頂硬上」處理逆境,擔憂學生若不懂如何處理,又不打算與旁人傾訴的話,隨時可導致壓力累積,面臨「爆煲」。

概念鏈接

壓力:壓力很難定義,部分是因為它對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總的壓力體驗包括原因、刺激物和各種壓力反應。其他專家相信壓力可以被認定為當事件打破了個體的平衡或超過其應對能力時個體的反應模式,也涉及了對壓力事件的非特定生理反應。

一些專家則強調我們看待這些事件的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可能為將會考試遲到並且產生壓力會影響考試結果而感到極度痛苦。

壓力來源:心理學家歸納為以下3個來源:一、生活變故是指個人日常生活秩序上發生的重要改變。因為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壓力,都會給人以緊張的甚至痛苦的負面情緒經驗;二、生活瑣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且無從逃避的瑣事。雖在性質上每件事的嚴重性均不足危害於人,但日積月累的結果,就會對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三、 在生活壓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與衝突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項。

管理壓力:管理壓力意味着掌握、了解和控制我們對緊張性刺激的反應,並以此來調整總的壓力,方法如下:一、調整你的環境;二、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三、力促個人成長。

情緒:所謂情緒,是指個體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情緒狀態之發生,雖為個體所能體驗,但對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反應,卻不易為個體本身所控制,故對個體之生活極具影響作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