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政強人》可算是近期大台的重頭戲,在我來說,最大的賣點不是方中信,亦不是備受讚賞的李佳芯或張曦雯,而是從港視「回流」到大台的廖啟智。特別是他在《律政強人》所飾的KC Lau,跟他在港視《選戰》宋萬山一角,在個性塑造上竟有驚人的相似,看起來別有一番趣味。
「智叔」今趟不選特首,而走去做律法行合夥人,憑藉其忠厚的外表,加上具震懾力的演技,可謂將「斯文敗類」這四字演繹得淋漓盡致,亦切合了觀眾認為「奸人應無樣睇」的合理想像。唯劇情方面,亦逃不開大台的創作風格-曲折有餘,卻流於粗疏馬虎,情節安排更有戲劇化得過於生硬的老毛病(如六合彩獎金糾紛故事中,竟說的士call台剛巧錄到關鍵對話)。當然在習以為常下,這些缺憾反能成為製造話題的助料,「邊睇邊罵」下而令觀眾看得更加投入。
《律政強人》的世界裡有兩種人:其一是李佳芯和飾演一眾年輕律師的角色-相信法律公正,但稚嫩並常常在官司上顯得無計可施;另一種是所謂「強人」(如方中信飾的張強、廖啟智演的KC),他們強於把玩法律,捩橫折曲,但他們的視野看得更遠,而並非着眼跟前的官司是贏是輸-大概這是真正今日社會最缺乏的視野。
難得的是,對比起常有「爛片」傳統的大台劇,《律》卻難得叫人印象深刻-故事的高潮,自然是KC Lau與張強的「強強對話」,而二人鬥法的「舞台」,是Donald & Co.被合併一事。故事講到儘管創辦人卓繼堯(劉丹)極力反對,但在經濟至上的大勢所趨下,公司被吞併似乎是不可逆轉。然而KC與張強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為求達到目的,粗暴用盡主席之權力,還為求私利私怨,盡量安排「自己人」入管理層,務求逼所有人就範。更惡毒的是,他想換掉公司的名字,企圖要完全抹掉公司的歷史。至於張強,則秉持着戲中常強調「為客戶爭取最大權益」的信條,他曾想過抵抗免被合併,但權衡利益與形勢,他一方面接受現實,另一方面極力保存Donald & Co.舊有的文化和顧及持份者感受之餘,還讓Hazel(李佳芯飾)等「第二階段」接班,令公司不斷壯大,做到真正雙贏的局面。
翻過報紙,再看罷結局後,相信《律》應是近期令香港觀眾看得最有共鳴的一套劇集。■文:視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