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國企「出海」不能只帶回訂單

2016-10-26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供】最近,不少海內外人士都在熱議中國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在中國經濟整體穩中有進的同時,其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

數據顯示,1-9月份,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在承包工程方面,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較上年同期增加33個;在海外併購方面,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併購項目涉及67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金額超過2015年全年......這種背景下,不少國有企業都將海外業務視為新業務增長點或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出海」收穫豐厚訂單,改革不可停滯不前。專家指出,對中國企業特別是廣大國企而言,僅僅帶回「訂單」顯然是不夠的。相比之下,如何借參與國際競爭不斷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提高,最終與國際接軌並形成強大競爭力,更值得國企管理者們認真思考。

改革提高競爭力

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指出,充足的海外訂單對國有企業化解優質過剩產能,平穩渡過改革期,最終實現做強做優做大確實有很直接的幫助,但更要看到國際市場充分競爭的環境對國企制度建設的參考價值。

「中國國有企業要想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從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改革。然而,這方面我們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拿激勵機制來說,很多國企的經營團隊作出一項決策時往往正向、負向激勵都不夠,做出成績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獎勵,犯錯誤的人得不到相應的懲罰,這就有礙於企業決策科學性的提升。」高明華說,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市場機制能為企業提供不少有益經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