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南極建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2016-10-29

經過長達4年多的談判,由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全球24個國家聯同歐盟組成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前日在澳洲霍巴特舉行的周年會議上終於達成協議,同意在南極洲羅斯海(Ross Sea),劃設面積超過155萬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相當於香港陸地面積的1,401倍,當中112萬平方公里海域禁止在未來35年進行商業捕魚活動,希望保護南極原始生態,協議將於明年12月正式生效。

羅斯海是全球最後一批尚未被人類污染的重要海洋生態系統之一,科學家一直視之為重要科研基地,研究海洋生態系統運作及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

磷蝦企鵝棲息地

羅斯海有不少稀有物種棲息,包括企鵝、海豹、鱗頭犬牙南極魚、鯨魚、磷蝦等。根據協議,禁捕魚區內准許進行以科研為目的的捕魚,其餘區域則容許有限度商業捕魚活動。

鑑於羅斯海具備重大生態價值,美國和新西蘭2012年提出建議,尋求在當地劃設海洋保護區,但必須取得CCAMLR的24個成員國及歐盟同意。縱然烏克蘭及中國等原先反對計劃的國家先後作出讓步,同意劃設保護區,但俄國基於漁業利益,一直堅拒有關主張。

出席會議的美國代表團團長布盧姆表示,國務卿克里曾與俄總統普京及外長拉夫羅夫多次會晤,最終說服俄國讓步,為劃設海洋保護區掃除最後障礙。克里亦發聲明歡迎各國達成共識,認為有助保護南極海洋生態。

新西蘭外長麥卡利會後指,有關計劃仍須稍作調整,才可獲25個成員一致同意,同時在保護海洋、可持續漁業及科研取得平衡,但海洋保護區範圍則已敲定。南冰洋聯盟計劃主任沃克則形容,今次是多國首度擱置爭議,就保護南極洲及其水域達成共識,形容會議結果「意義重大」。

未審議東南極洲保護區

然而,CCAMLR在達成保護羅斯海的共識後便結束會議,無法審議同樣在2012年提出、由澳洲及法國推動在東南極洲劃設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保護區的計劃。此外,據報CCAMLR今後亦會審議由德國提出、保護威德爾海280萬平方公里海域的計劃。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衛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