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搭通識 > 正文

心康理得:眼神手勢建安全感-談「依附關係」

2016-11-07

在一次乘坐港鐵的過程中,看見這樣的一件事發生:當時我站在近車門的位置,發覺車廂的另一邊靠近車門的地方傳來一個小孩子的嘈吵聲,稍微看過去,發現原來是一個小男孩,約是幼稚園階段的年齡,與一位外籍傭工一起。那個男孩子似乎很不高興、表現得越來越不耐煩、嘈吵聲越來越大,但那位傭工似乎沒有太多的理會,她跟那個小孩講了幾句說話,然後就繼續專注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但他仍然不滿。

在這情況下,那男孩當然不會罷休,他的嘈吵聲越來越大、甚至哭起來、雙手開始拍打傭工的腳,情緒顯得有點失控;但那傭工好像見怪不怪、只是嘗試用她的手撥開他、繼續專注她的手機。這樣下去,情況當然只會越來越差-扭計聲、嘈吵聲、哭啼聲不絕,頓時令整個車廂瀰漫蚨繸i的氣氛。

扮走成功止哭

我相信這些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問題是如何處理及收拾其局面。讓我們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小孩子有扭計、鬧情緒、啼哭的情況,我們又會如何反應?或者,我們猜一猜那位傭工結果做了些什麼去收拾殘局?

結果是:那傭工用了一個相當「有效的方法」去處理那小男孩的情緒-當列車到達下一站,車門開了,那傭工立時離開車廂,小男孩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當然他也即時衝出車廂,快快跟茼o;剎那間,她又返回車廂,自然他亦迅速走回車廂;那刻,那小男孩驚魂未定,唯一要做的就是抱緊她的腳,恐怕再次失去她,跟荂A什麼扭計聲、嘈吵聲、哭啼聲再聽不到了。

結果,那傭工繼續用她的手機,那小孩繼續抱緊她的腳,一點聲音也不發。

威嚇不能長久

試想想,這樣做是否一個恰當的處理方法?對家長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相當有效去處理兒女情緒的方法,似乎沒有什麼方法比威嚇更有效,但我們有否考慮到這方法會對兒女可能構成什麼的長遠影響?在小孩的內心世界,沒有什麼會比父母、照顧者的反應更重要,當然我們會毫不吝嗇地滿足他們在物質或身體上的需要,但往往忽略了他們心理上、情緒上的需要。

孩童成長研究指出,要讓小孩的情緒及人際關係有健康的成長,一個穩固、肯定、投入及保護的「依附關係」相當重要。尤其當小孩還未懂得運用語言去表達他們的需要時,我們作為父母對他們的一個眼神接觸、一個簡單的微笑、一些溫柔的聲音、一些舒服的身體接觸、一個肯定的手勢等就是他們情緒成長的養分及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下星期一,我將與大家繼續探討,缺乏適當的依附關係,會帶來什麼結果(二之一)■香港心理壎芛|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胡國榮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