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年又開始了,大家如何善用剛過去的暑假?我校一直着重「綠色生活」教育,亦希望同學們在假期中不忘實踐環保,因此在假期前安排了同學參觀港燈「南丫風采發電站」,讓他們在課本以外親身接觸,以學習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及技術,加強對綠色能源的認識並擴闊視野,引領他們實踐「綠色生活」。
風力年產80萬度電 解構「綠色密碼」
參觀當天,第一站我們先到港燈「南丫發電廠」內的訪客中心,了解發電廠的基本運作。原來港燈除了以天然氣及煤發電外,亦發展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系統以推動環保,在去年分別生產了1,030,000度及811,000度綠色電力,共減少排放1,530公噸二氧化碳,即等同種植了66,000棵樹呢!
大家了解到發電廠的環保措施後,便立即向「南丫風采發電站」進發。港燈職員沿途介紹風能的優點,包括不會產生排放物、不需燃料及用之不竭。「南丫風采發電站」興建於2006年,是香港首台具商業規模的大型風力發電站。不說不知,原來發電站包含多個「綠色密碼」﹕
.葉片直徑為50米,塔桿長度46米
.裝機容量為800千瓦,全自動運作,在風速達3米至25米時便會產生電力,並直接駁入港燈電網
有份參觀的楊文健老師指出,若學生只能從書本上學習有關可再生能源的知識,成效遠不及親身到發電站參觀。透過是次學習經歷,希望同學能植下「節能生活」種子,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黃家俊同學於參觀後反思指,「原來發電站只運用風力發電便可為香港約250戶家庭提供一年的電力,我真的感到出乎意料,原來可再生能源不只外國才有,我們生活中亦正在應用呢!」
校內全方位推動可再生能源
事實上,本校於高年級的常識科亦有教授可再生能源或節能方面的知識,我們更舉辦「自製風車」等不同活動,以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重要性。
本校亦設有「智能溫室」,利用太陽能發電,於溫室溫度過高時推動遮光簾減少陽光照射,並開動溫室內的通風系統減低溫室內的溫度。同學可於常識課或小息到溫室參觀,從而了解「智能溫室」的運作及其環保理念。
於新學年,我校全體均已訂立新目標,將加強拍攝有關綠化及環保的短片,以強化相關知識上的推廣,展開綠色新一年。■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港燈智「惜」用電計劃「綠得開心學校」之一)
港燈智「惜」用電計劃,致力教導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目前全港已有三百多間中小學校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詳情可致電3143 375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smart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