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髖骨骨折增35% 年輕患者升

2016-11-07
■許榕澤(左二)指近年出現不少年僅約50歲的骨質疏鬆患者。 趙虹  攝■許榕澤(左二)指近年出現不少年僅約50歲的骨質疏鬆患者。 趙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隨茼~齡增長,骨質疏鬆會轉趨嚴重,日常生活上身體的小碰小跌,隨時導致骨折入院。全港每年估計髖骨骨折患者多達5,000人,有公營醫院數字顯示該類入院病人個案由2008年的不足500宗,上升至去年的超過600宗,升幅達35%,當中年輕患者有上升。

有醫生相信,病人在「黃金48小時」內進行手術,有助增加回復活動力的機會,亦可降低一年死亡率的3個百分點。

骨折「唔多覺」 兩周後劇痛

85歲的吳伯今年初在家中不慎跌倒,身體更壓碎玻璃門,但因當時身體痛楚不明顯,未有多加注意及即時求診。豈料其後盤骨位置愈來愈痛,兩周後因「痛到行唔到」而呼叫救護車入院,確診左邊髖骨骨折,入院兩日後即接受手術。

過去兩三年已使用柺杖以助步行的吳伯指出,術後住院兩周就出院,現時定期接受物理治療,活動能力與過往相若,只需用柺杖助行即可, 不必旁人攙扶,「自己行到路,飲到茶就好。」

基督教聯合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顧問醫生許榕澤指出,雖有腳部等下肢骨折個案,惟主要以髖骨骨折為主,估計全港每年髖骨骨折患者多達5,000人,以60歲或以上的長者為主。

聯合醫院該類入院病人個案亦由2008年的457宗,上升35%至去年的617宗,近年亦出現不少年僅約50歲的骨質疏鬆患者。

未來一兩年料個案破700宗

許榕澤解釋,骨質疏鬆症是骨折主要成因,年紀增長導致相關患者個案持續上升,料未來一兩年後的髖骨骨折個案將突破700宗。

48小時內施術 死亡率降

面對老年骨折人數的持續上升,該院去年11月尾起,推行新老年骨科服務,在不用增加醫療人手下,各部門加以協調,旨在於病人入院後的「黃金48小時」內接受手術。去年有80%骨折病人於入院兩日內接受手術,較2009年的上升10%;住院日數亦由2004年的5周,縮短至4周。

該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門主管鄭亨昌表示,愈快進行手術治療,愈能有助患者回復行動能力,降低死亡率。

他指出,過往骨折長者術後,有機會因活動力受損而需長期臥床,導致肺炎、尿道炎等疾病纏身,加上不少長者本身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良於行會造成病情惡化,估計該類患者一年死亡率高達20%,「甚至有文獻指會高達30%。」

他又指,過去早期入院並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一年死亡率約6%,惟自爭取並安排48小時內接受手術後,死亡率已下降至3%,相信下跌受益於手術時間的縮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