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古典瞬間:風中奇緣

2016-11-08

青 絲

龍捲風是熱冷空氣於空中交匯形成的旋風,由於氣旋的轉動速度很快,能把地面上的塵土或海水一起帶入空中,遠遠看去,就像傳說中的龍正在吸水,扭動飛騰,故以得名。龍捲風造成的危害極大,不久前發生在江蘇的風災,就對人員財產構成了嚴重的損害。但是,古筆記稗史中也有一些因龍捲風導致的奇遇,是以一種非常規的視角,對事件經過進行語義還原。

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鮑姆的《綠野仙蹤》中,小女孩桃樂絲被龍捲風吹到了奧瑟,想要回家。其實比鮑姆更早設計出這個情節的人,是清代名士王士禎,他在《香祖筆記》自敘其先祖,本是鄉下一個普通農民,家貧如洗,娶不起妻室,某日天上突然颳龍捲風,從空中落下一個女子,其先祖遂娶為妻,由是子孫繁盛,後代仕宦數世,家道殷富不絕。但與王士禎同一時代的人,都認為他是在編造一個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故事。實際上在元代,也有過同樣的故事版本。

元初名儒郝經有一首《天賜夫人》詩:「八月十五雙星會,佳婦佳兒好婚對。黑風當筵滅明燭,一朵仙桃降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芊氏忽從鍾建背。負來燈下見鬼物,雲鬢欹斜倒冠佩。自說成都五千里,恍惚不知來此際。甘心與作梁家婦,詔起高門榜天賜。幾年夫婿作相公,滿眼兒孫盡朝貴。」從詩意可知,有一年的中秋節,梁家正在為兒子舉辦婚禮,外面突然颳起龍捲風,把屋內的蠟燭都吹滅了,黑暗中,一個名為芊氏的女子從天而降,落在了屋裡,她自述是成都人,被龍捲風吹到此地,願意嫁作梁家婦不再回去了。梁家遂因此瓜瓞綿綿,子孫繁盛,傳世久遠。

如果這樣的情節在今天看來略顯荒誕不經,那麼明人王錡《寓圃雜記》記錄的一事,無疑就顯得真實多了。明英宗年間,徐州蕭縣王氏的女兒出嫁,車行途中,新娘因為內急下車到一旁解手,突然颳起一陣龍捲風,把新娘捲入到漩渦裡,轉眼就消失無蹤。迷信的人都說是被鬼神抓走了。王家上下聞知消息,都痛哭不已,以為女兒沒命了。沒承想,有人在距事發現場五十里外的一棵桑樹上,看到一個神情恍惚、衣衫凌亂的女子,詢問才知道,她就是王氏的女兒。正好這人與王家有舊,就把她送回家,讓新娘得以完婚。人們事後追問經過,她說,只是聽到耳邊風聲「霍霍」作響,眼睛什麼也看不見。風勢愈大,身子也飛得愈高,冷得令人全身打顫。最後風力逐漸弱了下來,她才平安降落到一棵桑樹上。眾人聽此奇遇,無不瞠目結舌。袁枚《隨園詩話》也記有一事:袁枚任江寧縣令期間,城內某日突起大風,把一韓姓女子吹到九十里外的銅井村,幸得好心的村民送回家。然而,該女子已經許配給東城李秀才之子,尚未過門,李家認為大活人被風吹走,是胡謅的鬼話,背後一定是她與人有姦情,所以找了一個這樣的借口蒙騙夫家,於是告到縣衙要求退婚。袁枚曉之以理,說古代也有過人被風捲走且僥倖生還的例子。李家不信,袁枚遂用元代郝經的《天賜夫人》詩示之。李家這才轉嗔為喜,收回訴狀,兩家婚配如初。

民間向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說法,意謂能有幸熬過大災難的人,將來必有更好的人生前景,能夠享有大富貴。這也是古人記錄災難事件的一大心理成因。雖然這種說法並無科學性,但在維繫古人的社會性上卻有茩咫j的意義,人們通過這種假想性的把握,宣洩了恐慌的情緒,由此在災難面前,對人類自身力量持有堅定的信念。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