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應對人民幣貶值系列】中資賺匯兌 高價搶地未驚過

2016-11-23
■啟德一住宅地皮本月初被中資以「癲價」每呎樓面地價1.35萬元成交,樓面地價貴過同區樓價。 資料圖片■啟德一住宅地皮本月初被中資以「癲價」每呎樓面地價1.35萬元成交,樓面地價貴過同區樓價。 資料圖片

囤錢都有11%回報 兩年376.9億買港地

本月初啟德住宅地皮被中資以每呎樓面地價1.35萬元「癲價」成交,樓面地價竟貴過同區樓價,震撼市場。據本報統計,過去約兩年,中資在港積極掃貨,僅住宅地就奪下10幅,涉資達376.9億元,佔其間官地總成交金額895.85億元的42%,而兩年前該佔比不足兩成。分析指出,中資高價搶地或會降低投資回報率,但加上匯兌收入回報仍可觀,如去年「811新匯改」以來,港元兌人民幣升值11%,在港投資就算有5%回報,加上匯兌就有16%。只要預期人民幣持續貶值,中資就會繼續來港投資,而超低回報率更會擠走本地發展商,改寫香港樓市版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啟德住宅地皮以超高價成交,不少市場人士直呼看不通,甚至揣測投得地皮的海航集團子公司是否「出錯價」,將香港常用的平方呎錯看成是內地常用的平方米,才會出此價錢,又猜測海航會否「撻訂」。的確,1.35萬元樓面地價加上6,000元建築成本,不計利息,每呎發展成本已達1.95萬元,按香港發展商一般要求20%至30%回報計,日後每方呎售價至少要賣2.34萬元,即是較同區目前約1.4萬元的新盤價高67%才能達到。

人幣貶值成中資搶地誘因

樓價未來兩三年會否再升67%,無人知道,但中資發展商的算盤卻不一樣。有20%、30%的回報固然好,但就算5%回報,中資發展商也飲得杯落,因為以目前人民幣貶值預期看,中資會獲得匯兌收入的補償。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出,人民幣持續貶值,是促成中資來港投資的主因,「如果內地資產因人民幣貶值,與其看茈忖@日一日縮水,而你運錢來香港,無形中在人民幣貶值時,匯率已經幫你『賺返』。」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自去年「811新匯改」以來,已經升值11%,也即是說,當時將人民幣換成與美元掛u的港元,中間就算什麼都不做,到現時再換回人民幣,都已經賺了11%,這即是所謂「匯兌收入」。換言之,中資當時運錢甚至是在內地借人民幣來港起樓,年幾後回報率即便是得5%,但加上11%的匯兌收入,就是16%回報了,所以中資不怕高價搶地,但換上本地發展商,5%的回報就「博唔過」。長此下去,本港的樓市版圖亦會改寫。

目前不少分析都看淡人民幣前景,估計明年再貶3%至5%。

中資買地額佔比升至42%

本報統計,由去年至今約兩年時間內,中資一共於市場上投得10幅住宅用地,涉及可建樓面約545萬方呎,成交金額高達376.9億元,佔去年至今官地總成交金額895.85億元的42%,比例相當高。而對比再之前兩年(2013至2014年),當時中資買官地的金額只約171.2億元,佔該兩年賣地金額896.8億元僅19%。

中資大膽搶地,還有其他原因。陳超國說:「內地發展商來香港投地的心態不同,佢]心態就係想落腳,尤其第一幅地,一定要進取齱A有個志在必得的心態。」他不諱言:「個別內地發展商甚至可能係唔賺都要契T地,佢]可能有其他目的,例如想分散佢]的資金,所以落蟑輕鉽讔都無所謂,呢個唔排除有咁鴷i能性。」他分析,一般香港發展商發展住宅項目,利潤大概有兩至三成:「佢](本港發展商)一開始計數利潤都會不少過15%,計埋樓價升就可能唔止。」

來港分羹外更想學經驗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本港地產商的資金只在香港買地,主要考慮樓市升定跌,但內地發展商不一樣,他們要考慮資金在內地還是香港投資更好,亦會希望在香港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並汲取香港純商業市場運作的發展經驗。近年內地人民幣貶值、宏觀調控等因素,更觸發內地發展商大量來港投資。

潘直言,內地發展商來香港,某程度更有類似廣告的效應,亦可以令投資顯得更多元化。他認為,除非內地經濟出現改變,否則未來會繼續有更多中資來港投地。對於有意見指轉拍賣形式賣地,潘永祥則認為分別不大,因為拍賣亦一樣會出現天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