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供】文藝肩負民族復興大使命

2016-12-02

特約評論員、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葉小文

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在兩年前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再度從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闡釋文藝的地位和作用,為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指明前進方向,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

文運國運相牽 文脈國脈相連

文運同國運相牽。眾所周知,近代人類的振興始於西歐歷史上一場持續200餘年的文藝復興。人文光輝帶領西歐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和黑暗,迎來了現代文明曙光。隨後,工業革命勢不可擋,西方世界迅速崛起,市場化、全球化席捲八方。今天,中華民族從未如此接近實現復興的夢想,民族復興需要以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需要一場新的、當代的「文藝復興」。

文脈同國脈相連。我們離實現民族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再往前走,每一步都是驚心動魄的一跳,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飛躍。要保持穩定、持續、良性的增長,必須保持振奮的民族精神和旺盛的創新活力,必須有文化根基和文化價值支撐。

維繫民族精神 必須把根留住

那麼,如何把握文化的根基作用?

根,維繫於民族精神。無論歷史多麼久遠、歲月如何蹉跎,無論社會怎麼變革、如何轉型,都不能除了根、丟了魂,都必須把根留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現代化則要靠民族精神的堅實支撐和強力推動。

根,滋潤於「慎終追遠」。「慎終追遠」不是「搬出祖先來說事」,而是以古鑒今,提醒大家在當下想想根、定定神,穩住腳步找到魂。

根,深扎於世道人心。「欲事立,須是心立」。當市場經濟的高樓大廈遍地林立,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也要巋然聳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文藝工作者唯有「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才能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文藝復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