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特稿】國際快消巨頭加速剝離中國資產

2017-01-10

中信集團夥凱雷投資以20.8億美元的總對價獲得麥當勞未來20年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特許經營權,這只是近年國際快消巨頭加速剝離中國資產的又一案例。在此之前,肯德基已分拆其中國業務「百勝中國」,在引入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4.6億美元後,於去年11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可口可樂也以10億美元轉手中國瓶裝業務,接盤者為太古飲料和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在深耕中國市場幾十年後,國際巨頭正加速套現中國資產。

在華業務下滑 經營臨困境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洋快餐」,麥當勞和肯德基這兩個老對手,近兩年緣何會不約而同重組中國區業務?近年來其中國業務和全球業務雙雙下滑,是兩大巨頭面臨的共同困境。在中國內地,全家打車體面地去吃洋快餐的時代已一去不返,曾作為美式生活潮流代表的「洋快餐」,如今正面臨中國內地消費升級、低收入群體化的困境,再加上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削弱了過去建立的乾淨、安全、快速的品牌形象。而相較對手肯德基供應油條、片皮鴨卷等中式食品,麥當勞在本土化方面更遜於前者,所以其內地門店數目也遠遜肯德基。

趁勢套現 降地區經營風險

從北京麥當勞在上市公司三元股份中的數據看出,麥當勞的中國內地業務並不理想。2011年北京麥當勞營收22.47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15年營收為28.27億元,利潤僅有1,352萬元,增長乏力。

對於麥當勞等洋快餐來說,在業務下行的窗口期套現中國業務後,從重資產轉變為輕資產,既降低了地區經營風險,還可以獲得未來一定的利潤增長,又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成本。

中資接手 看重洋快餐品牌

另一方面,對於中資接盤者來說,此時接手洋快餐,更多是考慮利用洋快餐在華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擴張覆蓋區域,創造規模經濟效益,畢竟中國內地市場龐大,未來仍有可為空間。

至於中國快餐業「走出去」,目前恐怕時機還未到,鮮有成功案例。中餐的菜品、服務和管理特色,都與國外文化和傳統差異太大,國外對中餐的品牌認知度很低,中餐距離標準化仍很遠,而中資大規模收購洋快餐,也勢必會學到更多海外擴張的經驗,加快中餐建立全球標準化和走出去。 ■記者 海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