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專題 > 正文

1.20白宮易主:奧巴馬飲恨

2017-01-16

八年前,奧巴馬由一位知名度不高的聯邦參議員,成為美國歷來首位非裔總統。他帶領美國走出經濟衰退,又推出被視為他最主要內政舉措的醫療改革法案。然而這些經濟和社會政策始終未能令國民信服,醫保法案更可能遭新政府推翻,令奧巴馬飲恨。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鍾洲

奧巴馬上任時,美國經濟剛經歷金融海嘯衝擊,經濟規模收縮8%、失業率於2009年10月曾升至10%,樓價暴跌30%。面對這些困局,奧巴馬在2009年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總值8,000億美元(約6.2萬億港元)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用作稅務寬免、失業救濟、發展可再生能源等,加上時任聯儲局主席推出量化?鬆(QE)和零息政策,成功克服經濟困局。

成功拯救汽車業

在去年第3季,美國經濟規模較金融海嘯前的高位多11.5%,遠好過同期歐元區的表現。金融危機令支柱產業汽車業陷入困境,奧巴馬出手拯救車廠,鼓勵業界精簡架構及改革,到了2015年,車企已錄得破紀錄盈利。

不過美國經濟復甦並不平均,而且勞工生產力和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貧富懸殊加劇,成為反建制和民粹勢力批評的對象。「奧巴馬醫保」同樣引起社會激烈爭議,支持者認為,醫保法案為2,200萬人提供醫療保障。共和黨則認為,政策覆蓋的國民以長期病患者居多,年輕及健康人士較少,將導致更多人向保險公司索償,減少業界收入,最終推高保費。候任總統特朗普已把廢除奧巴馬醫保列作執政首要任務,共和黨打算推出替代方案。

撇除奧巴馬醫保,美國醫療在其他層面有不少突破性的進步,例如登記使用電子醫療記錄的醫生及醫院比率,由原先約20%大幅增至80%,有助減少醫療失誤、避免不必要的手術,以及協助業界為病人提供更適切服務。

推動平權和環保

奧巴馬政府亦大力推動平權,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女性由原本的2名增至歷來最多的4名,包括1名拉丁裔女法官。在奧巴馬指示下,司法部拒絕支持被指歧視同性戀者的《捍衛婚姻法案》,最終促成同性婚姻獲得確認,女兵也可參與戰鬥任務。環保議題近年深受各國關注,作為全球最大發達國家,奧巴馬任內見證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12%。白宮又主張擴大對高效能電器、汽車及電線的投資,未來10年有望進一步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與醫療一樣,環保舉措也面臨新政府的挑戰,特朗普揚言重振傳統能源業,並對氣候暖化持懷疑態度。因此,奧巴馬的歷史地位不僅在於他任內的作為,還要視乎其政治遺產能否經得起後來者的挑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