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供】央行:今年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2017-02-22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佈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報告中一些細微的變化及對相關問題的解答更是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對此,專家指出,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報告為後期貨幣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突出強調防控金融風險、提出「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而除了貨幣政策,報告中關於中國經濟預期的積極變化也特別值得關注,這既為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提供了基礎,也為中國經濟企穩向好提振了信心。

中國貨幣政策如何走?央行本次發佈的報告給出了明確答案。關於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報告指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從此前的「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到這次的「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如何理解貨幣政策由「穩健」到「穩健中性」的轉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指出,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貨幣政策提供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所謂『中性』就是要求貨幣政策既不能過於寬鬆、也不能走向緊縮,『不緊不鬆』是其合理狀態。具體來看,在貨幣供應規模上要保持總量的適度與穩定,同時不斷優化資金投向的結構,重視服務實體經濟。」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受訪時說。

「雙支柱框架」抑泡沫

在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同時,防控金融風險將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央行本次報告大篇幅提及「防風險」、「抑泡沫」等問題,並強調,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着力防控資產泡沫,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報告指出,防止資產價格泡沫離不開宏觀審慎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需更好地發揮「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的作用。「目前所謂的資產泡沫主要是房地產泡沫,而房地產市場與宏觀經濟關聯密切,其泡沫的形成既會抑制實體經濟發展、也會影響金融穩定。因此,要通過兩個政策的協調配合來提高調控的有效性。」宗良表示。

經濟預期有所改善

除了在具體貨幣政策上傳遞新信號,央行本次報告在對宏觀經濟的展望上也有一些新變化。宗良認為,報告中不少積極的細微變化正體現了央行對於中國經濟預期的改善。如相比於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報告中「中國經濟新的動能正在增強」的表述更為積極,同時,「展望未來一段時期,有利於經濟穩定增長的因素不少」、「2016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減輕」等積極表述均是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沒有的。

「央行在報告中直接提到『2016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減輕,運行總體平穩』,之前都只是提到『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本次明確表態經濟下行壓力減輕,反映出央行對於經濟下行的擔憂情緒逐漸消散。」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