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盼推亞洲禁食狗 赴韓拍片遭搶菲林
戴墨鏡的男人,用鐵叉將黃色土狗高高揚過頭頂。這是炫耀,一個生命輕易將另一個生命玩弄於股掌之中。圍觀的人,雙手或叉腰或抱在胸前,一個男人叼着抽到一半的煙,翹首看着鐵叉上待價而沽的一條命。畫家沒有捕捉任何一個人的眼神,或者是不屑於畫吧。遠處的紅色狗肉店招牌,是玉林青灰色街道裡一抹慘淡的血色。
畫廊色彩紛呈,現代派十足,主展廳幾十幅油畫全部關於狗。彭宏陵畫裡的人與狗,有喜樂有悲憫。畫就是畫家的態度。2014年彭宏陵在香港創立世界愛犬聯盟,致力推動亞洲各地立法禁食狗肉,拯救被食用和虐待的狗。他說,從一個地方對待動物的態度,可以判斷這個地方及其道德是否偉大與高尚。世界愛犬聯盟不僅關心狗的問題,更關心人類的文明進步。■香港文匯報記者 熊君慧
玉林土狗待價而沽的一幕,還出現在彭宏陵自編自導的紀錄片電影《無聲的呼喚》裡。彭宏陵試圖通過寫實的鏡頭,讓世人了解食用狗肉背後偷盜、殘虐動物的非人道行為。「國際社會認為吃狗肉是中國獨有,這是誤解。實際上,偷盜、食用狗肉在整個亞洲都存在。」
行程遇阻 影片被搶
為記錄亞洲各地食用狗肉的真實現狀,彭宏陵決心去韓國採訪。1981年,韓國獲得第二十四屆奧運會舉辦權後,吃狗肉行為遭到國際社會的抨擊。1984年,韓國政府出台法律禁止銷售狗肉。1988年奧運會之後,狗肉禁令被廢止,被稱為「營養湯」的狗肉湯重新堂而皇之銷售。
還未踏上韓國的土地,彭宏陵就察覺到這個話題的敏感性。「聽說是拍吃狗肉,沒有韓國人願為我做翻譯。幫忙聯絡的韓國動保組織不願意出現在鏡頭裡,也不允許他們的名字出現在片子裡。」他感覺到,在韓國,吃狗肉是一個禁忌話題。
首爾郊區的一家養殖場,雞和貓在地上自由走動,只有狗是關在籠子裡。從出生到送上餐桌,養殖場的狗一生都在籠子裡度過。牠們吃過期變質的食物殘渣,排洩的糞便十幾天才有人打掃一次。進去15分鐘,彭宏陵就忍不住要出來「換一口氣」。
為了進一步拍攝狗肉買賣的情況,攝製隊分兩組進入狗肉市場。隱藏在兩台車裡的攝像機被發現後,迅速有一大群人圍了上來。第一組人被抓下車,菲林也被搶走。彭宏陵所在的第二組人趁亂突破重圍,保留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在韓國拍攝吃狗肉是個禁忌話題,利用狗製作商品似乎是備受推崇的事情。韓國中南道大學教授「狗肉博士」安龍根向他展示了30多種以狗為原料製作的產品,潤膚液、威士忌酒、藥品......林林總總,令彭宏陵目瞪口呆。不僅如此,安龍根還得到了學校和社會團體資金上的支持。「這種社會氛圍令我感到驚訝。」彭宏陵說。
甘當幕後英雄
彭宏陵迫切希望國際上關注亞洲整體食用狗肉的問題。世界愛犬聯盟於2016年7月12日成功爭取10萬個英國人士聯署,要求國際奧委會和韓國政府對食用狗肉的現狀進行說明。9月,英國國會就此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辯論,最後決定通過外交途徑向韓國施壓。
城南市牡丹市場是韓國最大的狗肉市場,自上世紀60年代開業,至今估計售出400萬隻狗。每年有8萬隻狗在市場售出,佔韓國狗肉業的三分之一。去年12月,城南市政府決定,逐步撤去市場內的狗籠和公開殺狗設施,2017年5月讓狗肉完全從市場絕跡。
推動「明文立法 禁食狗肉」
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一塊放在盤子裡的狗扒」吸引了400多萬人瀏覽,這是彭宏陵的油畫作品製成的海報,也為贏得10萬人聯署立下汗馬功勞。
彭宏陵為狗的生命、人與狗的生命而畫,一筆一筆,形同救贖;海報上的文字「Keep Dogs off Menu at 2018 Winter Olympics」也是他字斟句酌後寫下,推動明文立法、禁食狗肉是他今後畢生的事業,一步一步,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