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港珠澳大橋的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為了解大橋通車對跨境學童的影響,教聯會委託珠海巿教育局向當地港籍學童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共有約1,100名珠海巿港籍學童有意於大橋通車後的2018學年來港就讀小學或中學的不同年級。
教聯會認為,特區政府應檢討教育規劃,兼顧考慮兩地交流頻繁下學童人口流動因素,亦要及早評估有關跨境校巴服務、交通流量及收費問題,支援學童及學校的需要。
珠海巿教育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現時珠海有近2,200名港籍幼稚園或小學學童,當中約一半人指當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有意於2018學年到港就讀小學或初中。有關學童家長普遍受香港國際化教育的形象吸引,並預計其子女可花1小時或以內乘車到港上學。
教聯會︰助解決縮班殺校
教聯會引述當局預算指,經大橋往來珠海與赤鱲角的行車時間需約60分鐘,與上述珠海家長期望吻合,相信大橋通車後確能吸引其港籍子女來港就學。該會指,如吸納有關學童,將能解決本地不少學校或面臨的縮班殺校危機,認為特區政府應做好規劃,同時加強和提升有關跨境校巴及其他相關交通配套,並謹慎處理收費問題,以免令珠海跨境童、家長及學校承受不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