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全國人大代表、原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已進入持穩狀態,且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較高,因此不良貸款風險仍可控。他並建議,推進資本市場建設,降低企業槓桿率,銀行可以債轉股方式參與企業重組,而企業重組須通過「市場加行政」的辦法實施。
內銀不良貸款風險仍可控
李禮輝在兩會期間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認為,內地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比前幾年略微上升,但總的判斷還是這個風險仍基本可控,未來一段時間行業不良貸款率將基本保持在1.7%左右。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1%,較上季末上升0.05個百分點。他指出,中國經濟近年來經歷了非常大的調整下行,但中國銀行業在不良貸款率的控制上較好。由於中國經濟現在基本上處於築底企穩的階段,若後期趨於穩定,銀行的不良貸款將不會上升。據其多年的從業經驗,銀行最終損失額至多為不良貸款額的一半左右。
對於未來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問題,李禮輝認為,銀行要承受一定的損失,接納資產重組的方案。銀行如果採用債轉股等方式,參與企業的管理,並通過後期資源配置幫助企業起死回生,回報還是要比破產高得多。
債轉股回報較破產高
他稱,企業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甚至是破產必須通過市場辦法加上行政辦法一起來實施,由股東、商業銀行和政府幾家一起出力,才有可能成功,同時要根據不同的企業做不同的判斷,完全市場化的辦法不會得到特別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