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中國經濟「硬着陸」論可休矣

2017-03-16
■李克強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李克強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

總理:將長期中高速行進 繫緊安全帶應對風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在回應「唱空中國」的言論時表示,「中國經濟『硬着陸』論可以休矣,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我們會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並邁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強還強調,中國經濟在中高速行進中也會繫緊安全帶,不會讓風險「急性發作」,更不會發生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

當被問及過去四年施政主要成果時,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始終是中高速增長並保持平穩,四年來增速波動只有1個百分點左右。而且這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強刺激來獲得,而是通過推動產業、消費升級,使經濟結構優化取得新進展,通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出現經濟向好勢頭,更重要的是帶動了5,000多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

「這幾年,中國經濟會『硬着陸』的聲音不絕於耳。去年在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出現7年來增速最低的情況下,中國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李克強說,實踐證明,中國經濟「硬着陸」論可以休矣,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會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並邁向中高端水平。

GDP6.5%增速不低

對於今年政府將經濟增速目標定在6.5%左右,李克強說,「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

李克強說,如果今年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經濟增量將比去年還要大,因為這是在我們經濟總量已經超過7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1萬億美元基礎上的增長,而且可以帶動1,100萬人以上的就業。

華仍是全球增長重要力量

李克強認為,這樣做符合經濟規律,也可使注意力更多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同時,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率不會低,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推動增長的重要力量。

經濟風險方面,李克強表示,今年世界經濟政治不確定因素很多,這是很大的外部風險。對中國來說,不發展是最大風險,保持中高速發展,就是對世界穩定作貢獻。同時,中國自身有不可忽視的風險,中國高度關注,發現了及時處置、靶向治療,不會讓它蔓延。

金融系統性風險不會發生

李克強又強調,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定,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因為還有很多應對工具和儲備政策,赤字率沒超過3%,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撥備覆蓋率176%,超過許多國家特別是國際所確定的相關標準,因此有能力防範風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