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加息後熱錢湧進亞洲股票市場,MSCI新興亞洲指數在3月21日創下21個月新高,近一周上漲3.3%,以韓國、香港、台灣指數升幅表現突出。全球經濟將由中、美、印度推動,新興市場將可受惠於資金流入而有表現機會,亞股前景可期。 ■日盛投信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韓股站上近6年新高,韓圜本周二已升至5個月新高,市場預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無法如願廢除奧巴馬醫改法,進而會影響稅改進程,使得美股創5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連帶使得歐洲及亞股出現單日急跌情況。
近周港股升幅稱冠
他說,然而觀察聯儲局3月15日加息後,外資對亞股除菲律賓外累積皆為超買,其中以台灣的6.2億美元及韓國的2.1億美元最多,加息以來至3月21日,亞股中以香港恒生指數的3.31%漲幅稱冠。
他指出,韓國總統遭彈劾下台後,市場樂觀看待新政府施政,預期新政府將會專注於改善企業治理,亞太地區受惠於經濟回暖及逐漸復甦的歐美股市看好,加上今年還將加息2次,在這段加息的空檔時間,新興亞洲將可受惠於資金流入而有表現。
中國工業盈利續增長
鄭慧文指出,近期港股通出現連續超買港股,吸納目標由大型指數成分股擴散至高折讓H股,預期中國2017全年工業企業利潤仍有機會增長,企業盈利年增速偏向樂觀,港股仍有表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