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隨想國】做牛做馬

2017-03-24
■李綱的《病牛》圖冊。 網上圖片■李綱的《病牛》圖冊。 網上圖片

興 國

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黑白粵語長片,好些都有臨死前對恩人說的話,都是「今生今世無法報答恩情,只有來生做牛做馬來回報了。」

這樣的情景多數出現在古裝片裡,但時裝片中偶而也會出現。想來在那個民國初期,做牛做馬作回報的概念還存在於勞苦大眾的心裡。做牛做馬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這四個字相信已很少人使用了。因為港人看到的牛,如果不是新聞上出現在新界被汽車撞死的牛,就是被飼養在一大片青青草原上的乳牛和牧牛。看到的馬,大都是競賽中的馬。

古代的中國人,做夢都不會想到,二十一世紀的馬,在香港是這樣值錢,更想不到二十一世紀的和牛,一磅可以賣到上千元。像那些說來世做牛做馬來回報恩人的人,如果投胎做了競賽的馬,或者做了五個A的和牛,那算是非常幸福的回報吧?

古人說的來世做牛做馬,其中指的牛,相信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李綱寫的《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或者是唐代白居易《詠牛詩》說的︰「官牛官牛駕官車,滻水岸邊般載沙。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載向五門官道西,綠槐陰下鋪沙堤。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污馬蹄。右丞相,馬蹄踏沙雖淨潔,牛領牽車欲流血。右丞相,但能濟人治國調陰陽,官牛領穿亦無妨。」

當然想報恩的人並不會想到眾生,只想到讓主人得飽而已;更不會想到做官牛,因為恩人不一定是官。他們只是想到拚盡辛勞去報恩罷了。

驛馬、戰馬、耕牛、官牛,要現代年輕人了解,必須具備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知識,不然的話,他們是不會了解如今他們的父母在做牛做馬都只是為了那棟樓,以為做的牛是和牛,做的馬是賽馬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